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合肥膨胀土非饱和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膨胀土广泛分布于合肥地区,具有水分敏感性和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其非饱和特性在不同应力路径下表现不同,故研究不同应力路径下的非饱和膨胀土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基于合肥原状膨胀土试样,首先基于XRD、能谱仪实验(EDS)和基本力学实验分析了实验用土的成分和物理力学特性;应用GDS三轴实验仪器研究了剪切速率、吸力、于湿循环等因素对非饱和强度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应力路径下非饱和特性,采用扫面电镜(SEM)实验分析了剪切前、后的膨胀土体的微观结构,进而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定量表征,并探讨了微观结构的变化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1)实验用土的液塑限、最优含水量分别为45%、27.1%和14.78%;XRD实验表明实验用土粘土矿物以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EDS分析膨胀土中的矿物元素主要是氧、硅、铝、铁四种元素。(2)无侧限抗压强度峰值约为610kPa,并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则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对应的轴向应变多在3%以下。(3)三轴非饱和强度实验表明,实验用土的非饱和抗剪切强度随着吸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4)加轴压应力路径可以改善膨胀土体的抗剪切性质,加轴压应力路径的抗剪切强度峰值与无路径的情况下基本相同,但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则比无路径的情况下减少50%以上:减围压应力路径下非饱和膨胀土体的抗剪切强度峰值比无路径的情况下降低20%~50%左右,且在剪切过程中很快的达到峰值强度;不同路径下膨胀土体剪切破坏后残余强度和峰值强度相差不大,且残余强度随着轴向变形的增加不发生明显的降低;不同路径下膨胀土体剪切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小,变化率在2%的范围内,不发生剪胀现象。(5)SEM试验发现合肥地区原状膨胀土样以层状结构和紊流结构为主,干湿循环会破坏土体的微观结构。微孔隙面积大多分布在5-20umn2附近,周长多分布在10-20umn附近。剪切后土体的孔隙被明显的压密,微孔隙的周长、面积和直径的平均值变化不大。剪切后微孔隙面积在5um2附近的微孔隙几乎全部被压密消失。
其他文献
基坑降水对周围重要建筑物的影响是目前基坑工程的热点问题,因而索菲亚地下商业城深基坑降水对索菲亚教堂上部结构的影响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指导实际工程具有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的抗震及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对一个8层1:8缩尺比例的钢结构交错桁架模型进
当今社会,随着高速、重载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于其路基填料改良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基改良填料土需要在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保持优良的动力学性能。在以往的研究中讨论
近年来,泡沫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收缩开裂问题亟需解决。对普通混凝土,养护能够抑制的收缩及开裂问题;但对泡沫混凝土,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探讨养护对泡沫混凝土收缩开裂影响十分必要。本文以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为控制变量,对泡沫混凝土体积变形与开裂规律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采用非接触式收缩变形测定仪测定浇注成型至3d龄期泡沫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变形曲线,对3d龄期内泡沫混凝土的变形特征
可靠度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当时的主要是围绕飞机进行研究。可靠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大概从40年代开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则是更晚些。这是由于岩土工程中存在大量的
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高层建筑应用中较为普遍,由于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布置屈曲约束支撑的伸臂桁架被广泛应用到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然而,未经合理设计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国内针对填充墙的抗震设计并没有统一的要求,这与框与墙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破坏模式有重要关系。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2006年实施新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将采购管理独自成章,足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以其施工方便和经济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小跨径的公路桥梁建设中。虽然其设计、施工技术相对其它类型桥梁较为成熟,但一些缺陷在现役的桥梁中还经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