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线拉伸定型络筒机开发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拉伸定型精密络筒机(以下简称“拉伸定型机”)能否正常、稳定、高效的运行在于拉伸定型装置结构设计、基于参数的闭环控制系统;而其中定型温度、卷绕速度和拉伸倍率这些工艺参数对于不同线密度涤纶长丝缝纫线的力学性能(断裂强力)和热收缩性能(沸水收缩率)有密切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缝纫线加工方式以及各类精密络筒机的发展现状,并与浙江万事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WSF618-LS拉伸定型机,重点阐述了拉伸定型装置的研发,以及部分基于参数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拉伸倍率,作为直接影响缝纫线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拉伸定型后纱线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上的要求,开始研发拉伸定型络筒机。通过对于纱线牵伸过程的建模分析,并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对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做了相应的一级拉伸模型进行求解,再根据实况,推导出二级拉伸模型,得出拉伸倍率与缝纫线断裂强力的关系。在建立模型之后,围绕纱线力学性能,即其三个工艺参数(定型温度、卷绕速度、拉伸倍率)开展实验。三个实验得出:①对于1000D/3以下不同线密度的缝纫线而言,当定型温度在200℃以下时,与原纱断裂强力进行对比,其损伤率在6%~10%范围内不等,断裂强力丢失较为严重,且会少量产生毛丝、且纱线干枯,不够饱满和顺滑;定型热辊温度正好在200℃左右时,缝纫线断裂强力开始趋于稳定,且强力损伤率范围控制在3%~6%之间。②在定型温度恒定为200℃的条件下,速度从150m/min上升到450m/min,不同线密度缝纫线拉伸后的平均断裂强力均在原纱断裂强力损伤4%左右波动,其断裂强力的变化并没有随着卷绕速度的变化而呈明显的变化趋势。而400m/min以上时,缝纫线表面会少量产生毛丝,反而降低了纱线的品质,容易堵塞针眼。③在确定定型温度和卷绕速度的前提下,针对于1000D/3以下各类线密度的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控制纱线的断裂强力损伤率在4%以内,选择出相应的最优拉伸倍率,提出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加工工艺的具体优化方案,建立起系统的工艺参数表。在影响缝纫线热收缩性能的两个参数中,选择卷绕速度这一影响权重大的因素进行实验,得出:①对于同一线密度的涤纶长丝缝纫线而言,沸水收缩率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从120D/3的缝纫线到840D/3的缝纫线,速度从200m/min上升到450m/min,但沸水收缩的范围从原来的3.43%-6.77%变化为4.32%-6.69%;②但当速度到达450m/min时,各线密度的沸水收缩率均趋向于6.7%左右。卷绕速度过高,无法及时巩固纤维薄弱环节,端头和毛丝增多,强度下降。③1000D/3以下优质的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其卷绕速度根据不同线密度宜控制在200-350m/min之间。结合上述实验结论,总结全文内容,得出制备1000D/3高强涤纶长丝缝纫线的最优工艺参数配置表
其他文献
桥梁作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是抗振防灾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大跨度的悬索桥,由于其特殊的重要地位,其车桥耦合动力特性更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
文字性与语言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时代,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及民族危亡的严峻,出现了白话文热潮这样一个思想文化运动。这顺应文学进化的要求,符合广开民智的需要。其中既有黄遵宪
我国的纺机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本课题对环锭纺细纱机造型设计自主创新方面的探索,为打开纺机设计思路,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改变我国纺机设备外观造型缺乏设计的发展现状,为我
<正>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我们可以从贾府的衰败中,真切地捕捉到传统社会秩序行将解体的征兆;从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以及传统的家族文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作物,广泛分布在我国中部、南部地区。山茶油由油茶籽提取而来,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233例,其中房颤组81例,非房颤组152例,采集临床基线资料、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应用lo
本文主要介绍了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不同地基检测方法,以及各个方法的优势与劣势,并对这些方法的合理使用展开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疼痛管理水平,为提高急诊疼痛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成都市18家综合医院的450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分
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两种最常见的产酪胺微生物,在已有的研究中,这两种菌体均具有很强的产酪胺能力。本试验所用的两株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