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群体间竞争的有效途径:增加群体间的共群感与以牙还牙策略的应用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许多研究发现,群体间的互动往往比个体间的互动表现出更多的竞争性和更少的合作性,这种现象被称为个体间-群体间不连续性效应。对不连续性效应的研究通常采用囚徒困境博弈的基本范式,互动双方的合作和竞争行为将通过囚徒困境博弈中的选项来反映。   在过去对不连续性效应的研究中,基本都是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也曾有日本学者证明了不连续性效应在日本被试中同样存在,但此类研究还未在中国做过。本文在实验一中,用中国的被试重复了不连续性效应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个体间-群体间不连续性效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   2)在互动双方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会增加个体间的竞争行为,而对群体间的竞争行为影响不大;   3)互动双方的共同合作越多,双方的共群感就越强。   对于个体间-群体间不连续性效应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降低群体间竞争和冲突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实验二中讨论了共群感和对手策略对降低群体间竞争的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共群感能减少群体间的不信任,从而增加群体间的合作;   2)在激发互动群体双方的共群感的同时,采用以牙还牙策略,能更有效的降低群体间的竞争,增加群体间的合作。   本文最后对实验结果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期刊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价体系”也被称为“国家成绩报告单”是美国国内唯一长期的且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教育评价体系,在美国教育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资源,同时平衡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使冲突最小化,这些技能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研究儿童控制资源的行
经历了澳大利亚和巴林两站比赛之后,F1中国站来临前,国际汽联终于顶不住各种压力,将饱受诟病的“90秒大逃杀”排位赛规则恢复到了2015赛季的模式,看似快刀斩乱麻的举措却不能从根
在校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或者正在接受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本身就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将是我国的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随着每年招生计划的
完美主义是一种要求一切尽善尽美的思维方式和人格特质,是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因素和过程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内外动机驱使下做出
期刊
“国王已死,新皇登基” !虽然布加迪Veyron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它的继任者终于浮出了水面。作为新一代超级跑车的代表之一,Chiron被赋予了众多天赋。更加强大的动力性、更加完美的性能以及众多令人费解的数据。至少,在我们眼前的这张数据表上来看,已经无车能及。  要知道,迈凯伦用了15年才将F1成功转化为P1,并将它交付给了客户。而布加迪Chiron的客户只需要在最后一辆布加迪Veyron售出后的第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展开,演示实验这一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现实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还存
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员工和管理者的素质是两大要因,该两大要因构成了事故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员工的观念、行为、素质,外因包含管理的模式、力度和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