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及學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兩大支柱,兩者不可偏廢,既需分工,又有必要充份合作,才能使孩子在身心需要、學業品德、待人處事等全面成長與發展。家校合作,得以全面地幫助兒童成長,教師藉家長對於孩子從小到大的教養所累積的認識,獲取孩子前期成長的資料,能實際關注不同孩子的差異而作出適當的引導。家長亦能透過教師得知孩子在校累積多年的表現,可補足及增進良好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教育價值在於能鞏固青少年的道德品質的健康成長,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預防、治療及補救貝積極的教育作用。同時,對兒童自我成長及品德發展、家長教養素質的不斷提昇、教師專業發展具深遠的教化影響。 隨著社會不斷變遷,無庸置疑,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功能備受猛烈的衝擊,功能弱化日益嚴重。正因為如此,生活在這個網絡及資訊發達的年代,成人及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家庭與學校不可以再各自為政,互不干涉,而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你贏我輸、我贏你輸、相互攻擊、諉過對方、又或是惡性競爭的關係已不合時宜。今天,我們生活在多元合作的非零和年代,創造家校及親師雙贏的年代已經來臨,這種對家庭及學校的正面要求將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這種趨勢將不可逆轉。 綜觀中外對家校合作的研究方法常常側重於調查研究,而調查主題往往又側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對孩子學業成就的影響,而不是直指孩子在品德發展的綜合成長。由於家校合作通常被視為實用的課題,所以在理論建構方面,則偏重於家長參與態度與孩子學習效能的相關研究,視野相對比較狹窄。家庭與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兩大搖籃,嚴肅看待家校合作的教育基本理論建構,將有助於家校合作增進孩子綜合成長的長遠發展。據此,本研究將致力透過文獻研究,訪問晤談及邏輯辯證等方法,探討澳門家校合作的發展路向。 家校合作過於實用功利只會使家校合作的分支研究如水銀瀉地,一發難以收拾。家校合作除了可以借鑑許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甚至是人文學科的理論,透過有「客串」特色的理論框架,整合出具有堅實理論根基的家校合作理論。 再者,研究家校合作,情、理、法的分工與整合都可以值得考慮的,尤其研究家校合作關係方面,產生鼎足而立的作用,缺一不可。常言道,教育的核心生命是愛與關懷,所以,家校合作的關係研究首要重從情懷的建立與滋長入手,再去透過理性的反省與組織,然後訂定出相關的典章法令,將有助於發展健全的家校合作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