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酸透湿面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基于含氟聚氨酯/沥青的静电纺纳米纤维化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8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酸防护服主要应用于在酸液、酸雾条件下工作人员的保护,穿着防酸防护服能有效降低酸液对人体的损害,被广泛应用于在石油、化工、煤炭和冶金等领域。近年来,防酸面料的制备主要通过表面整理、改性整理等方法获得,经过整理后的织物能获得良好的防酸性能,但因为防酸性能与透气透湿性能是两个负相关的性能,一般防护性能越好的防护服,舒适性能越差,穿着时会产生闷热感,对作业人员造成有害影响。为保持良好防护性能,同时改善舒适性能,本文使用静电纺丝法,将静电纺沥青(Pitch)&含氟聚氨酯(FPU)/聚氨酯(PU)纳米纤维直接沉积在织物表面,制备出电纺Pitch&FPU/PU纳米纳米纤维膜复合织物,使得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孔隙率极高和空隙直径微小的特点与含氟聚氨酯特殊表面性能、沥青材料耐酸腐蚀的特性相互配合,允许水蒸气自由通过的同时,阻隔酸液的通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2000),全氟烷基乙醇(TEOH-8),三乙二醇(TEG)为单体,通过合成法制备得到含氟聚氨酯,将含氟化合物与聚氨酯材料的优异性能整合为一体。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FTIR)、核磁共振表征(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含氟单体被成功结合入聚氨酯分子主链,同时含氟基团位于含氟聚氨酯分子链的两端,此外合成的含氟聚氨酯展现了良好的热学性能和较高的相对分子量。  (2)使用静电纺丝法,将含氟聚氨酯静电纺纤维化,沉积于织物表面,制备出FPU/PU电纺膜复合织物。对其表面纤维膜形貌、防水防酸性能、舒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PU/PU电纺膜复合织物展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对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1°,良好的防酸性能,对80%H2SO4、40%HNO3和30%HCl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31°,134°,139°,拒水等级可达到5级,防酸渗透时间可达一级,耐液体静压力可达到二级,同时展现出优异的舒适性能,透湿量可达5862.56 g/m2·24h,透气率可达44.21 mm/s。  (3)为进一步提高电纺膜复合织物的耐酸腐蚀性,将沥青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引入 FPU/PU电纺膜复合织物,并设计构造了层级膜结构和杂化膜结构Pitch&FPU/PU电纺膜复合织物。分别对两种类型的复合织物进行了防护性能、舒适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纺层级膜结构复合织物展现出优异的静态接触角,对水、80%H2SO4、40%HNO3和30%HCl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0°,130°,132°,140°,拒液效率大于90%,耐酸压可达到三级,防酸渗透时间可达到二级,杂化膜结构复合织物对水、80%H2SO4,40%HNO3,30%HCL的接触角分别为144°,123°,128°,134°,拒液效率大于90%,耐酸压为二级,防酸渗透时间为一级,均展现出优异的防酸拒酸性能,沥青材料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电纺膜复合织物的防酸性能。层级膜结构复合织物的透湿量的值超过5746.92 g/m2·24h,透气率也相当可观,为37.06 mm/s,杂化膜结构复合织物的透湿量可达7554.14 g/m2·24h,透气率为46.33 mm/s。层级膜结构电纺膜复合织物顶破强力、撕裂断裂强力和拉伸断裂强力相较于基布提高了8.22%、12.27%和4.02%,杂化膜结构电纺膜复合织物提高了9.69%、18.68%和5.86%。相比之下电纺杂化膜结构复合织物的防护性能有所下降,但机械性能和结构整体性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地下结构朝着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受施工工艺和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很可能出现渗水、漏水情况,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为此,在
为分析城市生态修复研究的时间发展与知识脉络,探寻城市生态修复研究时间的发展脉络,绘制了知识图谱.结果 表明城市生态修复研究分为3个阶段:2004年前,研究热点集中在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材料的功能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众所周知,纺织材料的表面性能起着比本体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内外学者常常对织物进行表面改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打印机作为一种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在越来越多的范围得到应用。针式打印作为一种较早出现的打印方式,虽然在打印速度、分辨率、噪声等方面较激光打
轮轨接触关系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肩负着承载、牵引、制动等重要使命,轮轨关系是车辆轮轨系统中最基本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随着铁路运输重载化和高速化的发展,准确分析轮轨
柔性多孔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PCPC)可具有显著的压阻效应,是“可穿戴”器件的重要材料,在机器人、健康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PCPC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浸渍法
车辆制动系统产生摩擦诱导自激振动,自激的能量来源于车辆动能的减少,将能量转换到制动系统振动的过程中,受到制动压力、车辆速度、制动温度、零件的磨损状态、接触材料性能等诸
软磁材料是指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的铁磁材料,它们是电机工程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功能材料。软磁材料包括铁和磁钢,铁-镍合金,铁-钴合金,非晶态合金,软磁铁氧体。它们主要用
聚对苯二甲酸-共-丁二酸丁二醇酯(PBST)是一种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高分子聚合物来说,其结晶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对其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