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优势的影响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i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逐步由一个较为封闭的经济体转型成为贸易大国。根据WTO统计数据,1980-2015年间,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由0.82%上升至13.8%,中国从2009年开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且在2015年仍然以22749.5亿美元的商品出口额占据这一位置。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引进外资,实现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的流入,并发挥廉价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其他低端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与之相结合,积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推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力成本出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2029元,为1995年平均工资5348元的11.6倍。与此同时,虽然在世界商品出口贸易中我国仍居首位,但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在2004年达到35.399%的高峰后,也开始出现放缓趋势,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2.94%的负增长。我国出口增速的下降是否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关?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出口优势到底有何影响?这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主要采取文献回顾、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基于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优势的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关于劳动力成本影响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劳动力成本对出口的影响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国内国际情况,搜集相关数据,分别对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现状进行了纵向和横向比较;从我国劳动力成本现状来看,劳动报酬上升迅速,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在过去十几年中表现出先平缓波动,后逐渐增加的态势;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较快,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保持极大优势,但相较于周边新兴发展中国家来说,优势已经不明显。再次,本文从经济发展、生活成本、人口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最后,利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出口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总的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的出口优势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针对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的作用存在差异。就不同贸易方式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影响不显著,但对加工贸易出口则有显著负向作用;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不显著,但其加工贸易出口则受到显著负向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则对其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均无显著负影响;且在所有模型的验证中,劳动力成本均是对出口作用力最小的解释变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超文本为重点,结合三峡物资管理EIS的开发实践,探讨了开发EB(高层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组织方式,给出了一般EG信息组织的框架,并借助人工智能中语义网络的概念对EIS环境下的超
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和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共同承担的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数学学科课题研究已于2010年秋在全省30多
<正>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立体几何中三种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之一,也是最难计算的角,常给同学们造成困难.本文通过一道题的多变与一道题的
<正>古典分马问题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和17匹马.他在临终前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个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
期刊
<正>文[1]指出:设点P是某圆锥曲线的一个顶点,PA,PB是该曲线过顶点P的两条弦,当直线PA,PB的斜率的积(和)为定值时,称这两条弦为圆锥曲线顶点定值子弦.并得到:圆锥曲线顶点定
<正>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理解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间的关系,会进行集合的子、交、并、补等运算;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掌握
如何提高基层政治参与的水平,进而提高中国基层治理质量,是政治学界探讨的永恒主题。调研发现,中国的一些地方政治参与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协商参与,其通过对话、协商、介
<正>高中数学对《函数y=Asin(wx+φ)的图象》的教学一般使用简谐运动、交流电流等物理现象作为引入.本文根据三角函数在音乐中的运用,用《几何画板》制作音乐引入,从另一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