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互文性解读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houwei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主流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不同主题的作品,在当代世界文坛享有盛誉。《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下简称《葛》)是厄普代克在200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巨作。小说荣登《纽约时代周刊》2000年评选的十大最佳图书奖第四名,是一部具有互文性特质的文本。“互文性”指的是一个确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互相影射的关系。这里文本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文本指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学文本,广义的文本则指包括一切可以产生意义的符号实体,如绘画、音乐、舞蹈、广告和互联网等。本论文中笔者认为文本含义兼顾两者。本论文主体分三部分探究《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互文性。第一部分是《葛》与前文本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解读。《葛》在文本取材、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方面与《哈姆雷特》有共存关系,同时它在故事情节、叙事角度、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方面与《哈姆雷特》有创新的、颠覆的文本派生关系。第二部分是《葛》与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互文性关系解读。《葛》关注女性颠覆宏大主题、建立女性话语权以及文本对身体和性的描写都与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存在互文性关系。第三部分是《葛》与其他文本互文性的原因探究。《葛》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性以及它与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互文性其实都是作家的有意之为。前者是作家创作的一贯传统和刻意的逆反所致,而后者则是作家对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无奈的回应和自己对女性真诚的关怀所致。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课堂“探究”实验的设计策略进行探析,以期进一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探究”试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促进  《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内容:理想的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实现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为目标. 相应地,学生学习数学可以通过这样的几种重要的方式来实现. 实施“探究”试验,要能够建立有效的课堂活动,从而有利于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其设计策略如下.  ■
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功用是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之适应车辆瞬态的牵引力要求。机械式变速箱因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等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首选治疗方法是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手术指征是患者具有明显呼吸困难的症状并且静息或运动时血流动力学状态或通气功能受损;术前必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存在。这种“独特”一方面表现为他作为文学家却具有思想家的气质,另一方面则指向其文学创作的特异风格。目前,沈从文的思想研究已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