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主流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不同主题的作品,在当代世界文坛享有盛誉。《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下简称《葛》)是厄普代克在200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巨作。小说荣登《纽约时代周刊》2000年评选的十大最佳图书奖第四名,是一部具有互文性特质的文本。“互文性”指的是一个确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互相影射的关系。这里文本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文本指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学文本,广义的文本则指包括一切可以产生意义的符号实体,如绘画、音乐、舞蹈、广告和互联网等。本论文中笔者认为文本含义兼顾两者。本论文主体分三部分探究《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互文性。第一部分是《葛》与前文本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解读。《葛》在文本取材、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方面与《哈姆雷特》有共存关系,同时它在故事情节、叙事角度、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方面与《哈姆雷特》有创新的、颠覆的文本派生关系。第二部分是《葛》与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互文性关系解读。《葛》关注女性颠覆宏大主题、建立女性话语权以及文本对身体和性的描写都与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存在互文性关系。第三部分是《葛》与其他文本互文性的原因探究。《葛》与《哈姆雷特》的互文性以及它与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互文性其实都是作家的有意之为。前者是作家创作的一贯传统和刻意的逆反所致,而后者则是作家对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理论无奈的回应和自己对女性真诚的关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