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前膜微循环血流、结构与视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患者术前、术后黄斑区形态结构和血流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并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因素。
  方法:本实验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21例21眼纳入研究,于我院行标准23G微创玻璃体切除(Par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黄斑前膜内界膜剥除术,观察实验组术前、术后黄斑区微循环系统血流及结构改变。同期纳入健康人群19只眼作为对照组。本研究视功能检查采用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光敏感度(Macular sensitivity,MS)和注视稳定性(Fixation stability,FS);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测黄斑区血流变化,测量参数包括视网膜浅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es,SCP)、深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es,DCP)血管密度,视网膜中心凹无灌注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区视网膜外毛细血管丛(Outer retinal capillary plexuses,OCP)血流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丛(Choriocapillaris plexuses,CCP)血流面积和血管密度;采用海德堡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增强模式(Enhanced depth image,EDI)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和距中心1mm处脉络膜厚度。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眼术前、术后6个月的视功能与黄斑区形态、血流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实验组术前BCVA、MS、FAZ面积、SCP与DCP的血管密度、CCP血流面积和血管密度、CRT测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术后1周至6月BCVA逐渐提高(P=0.004)、CRT降低(P=0.044)、旁中心凹DCP血管密度增加(P=0.000)、OCP血流面积减小(P=0.004)、距离中心凹1mm处平均脉络膜厚度降低(P=0.039)、黄斑区CCP血管密度降低(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前CRT与BCVA呈正相关(r=0.464,P=0.039),术后6月的DCP旁中心凹血管密度与术后的BCVA呈负相关(r=?0.59,P=0.006)。另外,术前、术后6月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RT与FAZ面积均呈负相关(r=-0.698,r=-0.773),CRT与DCP旁中心凹血管密度亦呈负相关(r=-0.499,r=-0.506)。实验组FAZ面积还与SCP、DCP中心凹血管密度、CCP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0.805,r=-0.478,r=-0.678,r=-0.681;r=-0.768,r=-0.692,r=-0.468,r=-0.516)。
  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牵拉作用会引起黄斑区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及结构的改变;IMEM眼术后OCTA分析显示了黄斑区血管的移位和重组,DCP旁中心凹血管密度增加、OCP血流面积减少、CCP血管密度降低、CRT和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步下降是IMEM玻璃体切除联合剥膜术后黄斑区血流和形态结构恢复的显著特征。黄斑前膜牵拉导致的视力损害及剥膜术后视力的改善均与黄斑区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CRT、FAZ面积和DCP旁中心凹血管密度测量参数在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改善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眼部遗传病,其主要特征是色素上皮以及光感受器功能逐渐退化,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病变的遗传形式主要有三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及X连锁遗传。其中,X连锁遗传(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XLRP)虽发病率低,但症状最严重,易致盲。现已知在XLRP中最常
目的: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以视杆细胞以及视锥细胞的原发性病变为特征,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有65个。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但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不同患者的疾病进程往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异质性和个体差异的原因仍不清楚。虽然多种多样的动物模
目的:  应用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全方位角膜前表面各区间Q值,通过分析6-11岁、12-17岁年龄段不同屈光度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颞上、鼻上、颞下、鼻下四个区间Q值,探讨其非球面特性及分析非球面特性与年龄组、屈光度、性别、眼别、眼压、眼轴、前房深度相关性,为学龄期儿童Q值引导的个性化RGP甚至OK镜的验配、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学龄期儿童基于Q值的全角膜前表面数字模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目的:角膜疾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角膜移植是恢复视功能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全世界需要通过角膜移植进行视力恢复的患者超过1000万。虽然角膜具有免疫豁免特性,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和组织,但移植排斥反应仍然是人类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是FK506分子量大、高疏水性和容易异构化等特性导致其作为常规
目的:  眼底的新生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研究表明,COX-2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COX-2是PGE2和PGF2α的合成酶,因此COX-2发挥其对新生血管作用可能由二者介导。PGF2α已被证明在女性生殖系统及多种类型肿瘤的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推测COX-2通过诱导合成前列腺素F2α调控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本课题将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小胶质细胞介导慢性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FGF1)具有广泛的促分裂效应以及卓越的代谢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非促分裂FGF1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在外周发挥卓越的抗炎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非促分裂FGF
目的:  近视在近些年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临床常见的屈光不正,其发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尚未明确。多巴胺(Dopamine,DA)是视网膜上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近视密切相关。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PZ)对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较强,完全激动剂缺乏时,表现出功能性激动作用,完全激动剂充足时,表现出功能性拮抗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阿立哌唑能够抑制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
学位
期刊
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成人弱视患者双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的关系,并探究导致双眼不平衡的可能机制。  方法:  本课题招募10名成人弱视患者(23.3±4岁;均值±标准差)和10名年龄匹配(Z=-0.115,P=0.909)的正常受试者(23±4.5岁)参加本研究。我们运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来量化受试者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0.5-4c/d)的关系。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中,受试者
学位
目的:  近视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近视发生时,巩膜存在微环境缺氧,缺氧通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发挥功能。本课题组前期表明巩膜缺氧可通过HIF-1α调控巩膜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胶原重塑导致近视形成。HIF-2α是否参与缺氧诱导的近视形成尚不明确。在豚鼠实验中发现,整合素α1β1受体在近视眼发育的早期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