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坪煤矿11号煤开采对其上3号煤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树坪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可采煤层由上而下为2号、3号和11号煤层。其中3号煤层是厚煤层,为主采煤层,属“三软”煤层,瓦斯含量高,开采时瓦斯灾害防治压力大。过去采取的瓦斯区域治理措施一直是开采上解放层,即以上部2号煤层作为解放层,但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鉴于11号煤层位于3号煤层下部,考虑将11号煤层作为3号煤层的下解放层开采。其中3号煤与11号煤的层间距为57~63m,平均60.7m,11号煤布置的3105工作面煤厚1.8~3.5m,平均2.6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为了了解11号煤开采后对其上3号煤层的影响,故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3号煤底板附近岩层离层情况,3105工作面开采后的“三带”分布情况与开采过后覆岩移动稳定时间等。本论文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的方法,主要通过在3号煤与11号煤之间的3314瓦斯抽放巷布置监测系统,对3105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其上覆岩层运动规律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再结合相关理论计算得出3105面开采形成的“垮落带”高度为10~16m、“裂隙带”高度为47~52m,岩层垮落角为74°。由于3号煤与11号煤之间的最小层间距为57m,故推断3号煤处于“弯曲下沉带”。监测结果表明3号煤底板最大下沉量为1950mm,底板附近岩层的最大离层量小于30mm。分析了不同时期岩层移动情况,边界效应对覆岩移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空区上部覆岩稳定时间为两个月左右,覆岩移动稳定时间短,对11号煤与3号煤的采掘接续部署有很大的好处。最后利用比值判别法和围岩平衡法对上行开采可行性进行分析。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最后得到3号煤的整体性、连续性不会遭到破坏,上行开采可行。可以为桑树坪煤矿其他类似工作面开采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以作为相似地质条件下采区布置工作面的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礼仪可以看作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社交生活而需要共同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其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然后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礼仪规范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员工的礼仪培养。  关键词:企业;员工;礼仪;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02
薄膜蒸发器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刮板将料液分散成均匀的薄膜,以进行物料浓缩的一种新型高效的蒸发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等多种行业中,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宽沟煤矿E1148工作面的开采煤层是厚煤层,工作面呈W型布置,该工作面开采时具有冲击地压灾害。论文以E1148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震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手段,通过冲击
电阻率成像法是以岩、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勘探方法。它具有分辨率高、经济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的特点。虽然电阻率成像法在多尺度土
自动转向控制技术是控制系统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转向执行机构驱动转向轮实现目标转向角度,从而对转向过程实现自动化的控制。自动转向控制技术作为自动导航车辆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自动导航车辆工作的精准性和稳定性等。本文以电动小车作为自动转向的实验平台,设计了一套能够适用于智能仓储堆垛叉车的自动转向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国内外自动转向系统
瓦斯是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瓦斯预测是瓦斯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由于综合机械化采煤强度大、速度快,现有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不能满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实用价值。 本文首先总结了D-InSAR的
客房部是酒店的主要创收部门,由于受到客房部员工较多、成本消耗较高、环节较复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客房部的成本较高。本文从酒店客房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研究了如何更
介绍了中棉所115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