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食品可追溯体系是消除食品安全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我国在针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自2001年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系的监管职能未有效发挥、追溯监管机构协调性差、所包含的信息属性残缺不全等。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分析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市场建设情况,根据可追溯体系的事前保证以及事后追溯功能,将溯源信息细分为品质信息和责任信息,并根据研究现状,在猪肉的品质信息中加入“猪肉品质等级测定信息”、“猪肉检验检测信息”,将责任信息分为“猪肉供应链环节信息”和“猪肉节点信息”。基于熵权法计算出消费者对猪肉品质信息与责任信息的综合评价值,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偏好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丰富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消费者信息需求的研究现状,并为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当前成都市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溯源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对猪肉可追溯标签关注程度与猪肉可追溯标签所提供的信息使用频率不高,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有待加深。2.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消费者主动索赔比例较低,缺乏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3.消费者偏好具有事后追溯功能的责任信息。4.年龄、受教育程度、食品安全状况、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是消费者信息偏好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食品安全状况较好的消费者偏好责任信息,对猪肉可追溯体系认知情况较好的消费者偏好品质信息。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下列对策建议:1.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普及及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溢价。2.引导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事故合理维权,激发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性。3.丰富猪肉可追溯体系溯源信息内容,提高猪肉可追溯体系易用性。4.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特性提供猪肉溯源信息,高效实现社会最优供给。
其他文献
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22个7-取-1-氟乙基(乙基)-6,8-二氟-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化合物.22个化合物分为伯胺、仲胺、巯基取代三类型,其中17个为首次报道,并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该文提供了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的10种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所用的细菌为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
学位
该文从"帕累托最适度"状态入手,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七大经济根源,得出环境问题的经济本质和社会本质.在就对中国现存经济手段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与对策,并对其实施的可行性做以简要的说明,另外对排污收费资金再分配提出全新的框架构想.
该文简述了电力市场的概念、建立电力市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建立电力市场的意义、前提条件以及其基础和保证.简要分析中国电价存在的问题和建立合理电价体系应研究的方向.以英国电力市场、挪威电力市场、美国电力市场为例,概述了世界各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及运营模式并总结了电力市场的四咱运营模式:垄断型运营模式、买电型运营模式、批发竞争型运营模式和零售竞争型模式,对这四种电力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四
学位
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全球战略理论、现代企业的资本经营和竞争理论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当代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运用实证分析和系统比较的研究方法,全面地分析了大庆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若干个战略综合集成的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这些战略包括油田开发战略、国际化战略、一体化战略、资本经营战略、创新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等,并在此发
学位
风险基础审计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自八十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国的财务报表审计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这种审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风险基础审计是对帐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和完善,它有许多其他审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出现对雄居民间审计职业界达四十年之久的制度基础审计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风险基础审计追求审计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它强调审计战略,在全面分析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被审单位的详尽的
学位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河南省洛阳市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防洪除涝、灌溉抗旱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户对水利投资的效果满意度评价并不是很高。农户满意度是评价农田水利项目绩效的重要指标,对于充分保障灌溉和排涝,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迫切需要以全新的农户满意度视角分析河南洛阳农田水利投资绩效问题,从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上改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妇女的转移存在滞后性,农村中逐渐出现“农业女性化”现象,农村妇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妇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但在她们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资金瓶颈。由于缺乏抵押担保,她们通常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她们贷款难的问题。广东省佛山市的五区之间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农村
学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协调城乡发展,优化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选择。城乡一体化不仅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四川省2010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几年的发展,从整体看城乡差异在逐步缩小,但由于省内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各异,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测度21个市(州)2012-201
当前我国水稻生产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环境条件制约增强等新问题,相关学者提出未来我国水稻生产应适度规模经营,政府也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成都市作为四川省水稻主产区,也提出稳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在生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约束的客观条件下,如何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生产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需深入思考。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基于水稻生产微观数据,探究碳排放视角下不同经营规模的水稻生产绿色
学位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具有天然的益贫性,是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客体逐渐转向农民合作社,以合作社吸纳贫困户股权量化入社等形式,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扶贫资金的嵌入,对农民合作社利益联结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在扶贫资金嵌入视角下,以四川省秦巴、乌蒙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农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