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公司员工持股制度被叫停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d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持股制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当代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意义的重大经济改革举措,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缓解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充分尊重企业的人力资本和内部核心组成部分——员工,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打工”的概念,使员工真正实现了工作为自己的愿望;将公司的所有权、绩效收益以及可能面对的风险分配给员工,让员工同公司合为一体。因此,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可以说是一种激励机制、福利政策亦或是一种规避企业风险的措施。员工掌握了公司的股权或者股票,就相当于掌握了自己的前途走向,他们会意识到认真积极地工作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消极怠工,就有可能使自己的利益缩水打折。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融入到企业团体之中,真正成为企业运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日常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与企业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价值观和荣誉感也会油然而生。一般来说,企业内部会组建员工持股管理机构,用以代表持有公司股份的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因为员工个体不能够和企业董事一起讨论和表决,所以由该组织管理和经营企业内部员工所出资认购的那一部分股权,并由该组织代表持有企业股份的那部分员工来和企业董事会协商利益分配等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具备完善实施该制度的外部条件,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保监会在2008年底首先叫停了保险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由于该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因此在叫停期间有必要结合保险公司的行业特点分析被叫停的原因,并针对被叫停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政策性意见。本文从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类型等基础理论入手,介绍了该制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保险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意义,简单描述了被叫停前该制度在中国保险公司的具体实践情况。之后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特点,对被叫停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预测了该制度发展的前景,针对叫停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其他文献
社会化媒体是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的网络媒体,社会化媒体资源指的是所有形式的社会化媒体工具、网站,以及其中多数由用户生成的信息内容。文章在借鉴现有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
<正>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GDP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全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但住房价格却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和重庆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分
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药、农药、阻燃剂等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同时有机磷化学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在医药,生物工程,农业等各个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膦
建立了动车组车体大部件铝型材结构的分频段隔声仿真模型,高频段用统计能量模型,中低频段用有限元统计能量混合模型,仿真预测了铝型材的隔声损失,并对铝型材进行了隔声实验研
对反坚固目标而言,聚能装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根据毁伤元素划分,聚能装药的类型一般分为聚能射流(Shaped Charge Jet,SCJ)、聚能杆式射流(Jetting Proj ectile Charge,JPC)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企业,贷款用途也多是用于满足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需要,面临着农业的固有风险受自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大、个体户和小微企业的收入低以及改制时间短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其小额贷款业务风险较高。由于这一现象已经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农村商业银
在当前的微分动力系统中,系统稳定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深刻影响.所以研究系统可控性就成了一个很
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九区的房地产交易现状,得出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具有交易量稳中有降、商品房类型单一、房企资产负债率和库存高的特点。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指出重
人才招聘是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招聘能够为企业选拔出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都有着重大作用(Ker?ulien?&Turskis,2011;车浩,2018;王东升,2019)。教师招聘是人才招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招聘的质量不仅关乎用人单位(学校、培训机构等)的发展,更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兴盛(盛艳燕,喻秋山,2018
在过去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高强度的能源开发和温室气体排放,已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政府、产业界、学术界都在积极行动,研究新的节能减排方法,发展新的节能减排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