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新方法技术。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一直是基于有效波的反射能量,在寻找石油、煤田等沉积层控矿床上已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大量的成果。然而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质体产状复杂,陡界面,小尺度地质体,岩脉和透镜状矿体等是常遇到的地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反射波法是不适用的。因此采用常规的地震勘探技术解决金属矿勘查问题,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主要依据散射理论,将叠前数据体转化为以等效偏移距、时间为变量的共散射点数据体,从而突出散射波,再应用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成像原理,对地下地质体进行成像。此方法分两步:第一步是形成共散射点道集;第二步在共散射点道集上应用克希霍夫积分偏移。此方法的关键思路是将关于震源-散射点-接收点旅行时的双平方根方程转化为单平方根方程。单平方根方程以等效偏移距为变量,在这里等效偏移距定义为散射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到假设的并置震源与接收点位置的距离。因此输入采样在没有发生时移的情况下映射到以等效偏移距为变量的共散射点道集上。单平方根方程将数据重新编排后,散射点道集上的散射能量按双曲线分布。 本文主要研究了共散射点(CSP)道集的形成、影响因素(速度、倾角、等效偏移距步长、显示方式、采集参数、最大等效偏移距)、CSP道集特点、CSP道集的速度分析、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及其对比。结果表明:等效偏移距方法有更大的偏移距范围;更高的覆盖次数和信噪比:自然反假频特性:可以进行精确的速度分析;在复杂地区更容提取速度;可用常规处理工具(如速度分析);减少处理时间;偏移成像效果上优于常规地震数据处理结果:为解决复杂构造,小尺度地质体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