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鸟”作为汉语当中的一个常用字词、高频字词,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主要是对《全唐诗》中“鸟”及“鸟”参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借助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理论验证、实例考查、分类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全唐诗》“鸟”及其参构词语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即义位和类属语义场、词义修辞化生成途径、相关的文学修辞现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即鸟的文学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鸟”作为汉语当中的一个常用字词、高频字词,其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本文主要是对《全唐诗》中“鸟”及“鸟”参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借助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理论验证、实例考查、分类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全唐诗》“鸟”及其参构词语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即义位和类属语义场、词义修辞化生成途径、相关的文学修辞现象。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即鸟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分析发现,前两个方面成果突出。文学研究主要是以鸟的意象为介入点,分析其审美特质和诗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研究主要是以鸟文化的起源、心理和意义为介入点,分析中国民族文化和区域性的禽鸟文化;哲学研究主要是以鸟的生活习性为介入点,阐释某一个哲学观点或道理;语言学研究成果很少,主要分析“鸟”字的形体、音读及词义变化等方面,对具体文本中的“鸟”及其参构词语的语义和修辞生成进行分析的研究很少,也没有成果是对《全唐诗》中“鸟”语义多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依据诗歌节奏对仗和成词的原则,提炼出《全唐诗》中的“鸟”参构词语142个,其中被词典收录的词共84个。对这些参构词语进行分析后发现,双音节构词是其主要构词形式,其构成语素的语素义主要涉及名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和数词性语素四方面。根据“鸟”及其参构词语的语义类聚情况,发现《全唐诗》中它们主要涉及禽鸟、人类、时间、神话宗教和爱情这五个语义场。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鸟”参构词语词义的修辞化生成途径。修辞化生成是“鸟”参构词语词义生成的重要途径,比喻、借代和用典生成是其主要手段,极少量词语是由拟人和夸张生成。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是对“鸟”的文学修辞现象进行分析。选取“乌鸟、丹鸟/凤鸟、阳鸟与玄鸟”这几类典型意象作为研究对象,对“鸟”参构词语语义涉及多重文学修辞的现象进行探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乌鸟”从现象到伦理道德修辞场的转化,“丹鸟/凤鸟”从图腾到身份符号的转化,“阳鸟”与“玄鸟”从时间、通信符号到爱情、宗教符号的转化。其具体的产生原因可归结于:鸟本身的丰富内涵、鸟图腾崇拜、儒释道文化思想渗透、社会及心理因素。第五部分为全文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如果一个企业掌握了同行业竞争者所没有的销售渠道,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地位,不少企业将记载这些销售渠道的客户名单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指引,这种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属性要获得司法上的认定较为困难;各地法院对法律的不同理解使得裁判标准各不相同,学术界对此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通过探究商业秘密权的权利属性和获得条件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乐部》辑录了丰富的清代音乐典章制度史料,是清代3部《会典事例·乐部》中最为完备的一部,对研究清代音乐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对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乐部》编纂的背景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编纂的体例。其次通过对其史源学的研究,探究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乐部》的史料来源、援引史料的特点,并对其记载有误的史料进行校正。最后分析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乐部》的编写特点和史料价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研究生数量也年创新高。在研究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体育强国梦的树立,使体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跨入体育学科的研究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这些跨入体育学科的研究生,其本科非体育学科,也未经过体育高考,没有接受过传统的体育专项训练,他们是怎样面对体育学科的学习方式?他们从原属学科跨入到体育学科有着怎样的跨考动机?在跨入体育学科后如何选择自己的身份?在身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销售渠道在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越来越多的中国面膜进入全球市场,面膜说明书的翻译成为影响该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国内虽有大量对于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研究,但缺乏对面膜说明书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将以顺应论为理论指导,以中国二线产品说明书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顺应论在中国二线面膜说明书英译的应用,为面膜说明书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维索尔伦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地
文章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课堂知识点进行凝练。教学环节从文章标题、文章的规律性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变化及关键语句等内容上切身体会知识体系的难点和重点。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涵,并从不同角度深刻体会文章的内在逻辑和文章内容。
本文以韩国的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本土汉语教师自身及学生和搭档汉语教师志愿者三个角度,对韩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过程中采取了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行为事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首先搜集、筛选胜任力条目,接着编制胜任力调查问卷对本土汉语教师的胜任力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总结出关于韩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胜任力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借鉴了关于教师
目前中国网球男子单打项目相对于世界一流选手,还有不小的差距,发展至今难以实现质的突破,更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目前需要提高我国男子网球项目的整体实力,应当深入剖析自身技术落后成因,明晰当前世界男单网球技术发展趋势,借助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先进的网球技术来促进男子网球后备人才梯队的快速成长,实现男子网球技术的突破,逐步缩小与世界一流网球选手实力上的差距。鉴于此,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二者间最大的差别是,交际翻译更多强调的是传递信息后读者的阅读“效果”和“反应”,更少的是信息内容本身。而英汉语言特点正是就语言这一层面将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和“反应”最大化。本文从交际翻译的角度,以《彷徨》中的“有”字句作为分析语料,旨在总结在“有”字句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辅以英汉语言特点对其英译策略进行释因。从
陈鸿飞是中国20世纪“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即“文华的一代”的杰出代表之一,亦被视为近现代福建省图书馆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其生平与成就主要体现在“求学三校”(学生时代)、“转战三地”(职业生涯)、“管理有道”(图书馆管理经验)、“著译两得”(图书馆学术成果)四个方面。本文广泛挖掘第一手档案资料,首先梳理他在文华中学、齐鲁大学、文华图专三校的求学经历;然后详细考察他在山东、上海、福建三地图书馆界的工
环境科学素养不仅是衡量个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指标,还是全社会综合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石。在一定程度上,环境科学素养还能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要素,是国家繁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21世纪以来,环境科学素养已成为个体必备且重要的基本素养。小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后备军,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产生好奇心的关键阶段,是形成环境科学素养的基础阶段,也是对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