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念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意义变迁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道文化。中国虽然不像日本那样应用广泛,但根据资料显示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对“道”的关注可谓由来已久。早在殷周时代的金文里,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道”字的雏形。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基本上都是使用其本义“道路”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含义随之不断增减,并深深地保留着时代的印记。   同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文化经常被学者称之为“道文化”闪闪发光的国家。日本的“道文化”也有着较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很多领域广泛使用。譬如,艺能里有我们所熟知的茶道、花道、空手道、剑道等,还有中国亦广泛应用的人道、道德、道理等词汇。那么,“道”究竟表示何意?日本文化中的“道”和中国古已有之的“道”有何区别?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尝试梳理日本的“道文化”的基本轮廓。   本论文在具体结构上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中主要从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国“道”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态。一是从意义变迁的角度考察了“道”的时代变化及其含义的增减过程,二考察了中国的儒学、道教、佛教对“道”的分别阐述。第二章简单介绍了“道”作为一个汉字向周边国家传播的情况,在此着重描述传往日本的过程以及在日本从进入到被接受的过程。第三章主要根据时代划分逐时段看“道”随着时代发展所不断发生的发展变化直至被日本文化的完全吸收,并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从而与中国的“道”产生出不同的意义。最后一章,作为结论全面总结了中国与日本的“道”的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出其不同之处。在此,主要从意义与思想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认识到翻译作品价值的最终实现有赖于译文读者对译作的接受。从这一角度来看,译文读者在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日语中,使动表达可以分为「へさせる」句,词汇使动句以及以「へてもりろ」和「へとろにする」的形式表示的使动句。本论文以「へさせる」句,特别是无生命使动者的使动句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