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人工繁育及其相关胚胎生物技术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就树鼩的人工繁育,诱发发情,超数排卵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以及胚胎体外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1)探讨了人工繁育树鼩的可行性。结果发现,15对成年树鼩一年内共产仔32窝99只,每只母树鼩年平均产仔2.1窝,平均窝产仔数3.1只,总成活率为59.6%;仔树鼩3月龄左右性成熟,4月龄出现交配行为,6月龄的雌性树鼩开始第一次分娩。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树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2)用氯前列烯醇对雌性树鼩进行了诱发发情试验。结果发现,一次注射氯前列烯醇10μg或20μg,间隔10~12d两次注射氯前列烯醇10μg或20μg的发情率分别为100%,77.8%,100%和87.5%,情期受胎率分别为75.0%,55.6%,83.3%和62.5%。处理组平均受胎率(67.7%)极显著高于未处理组(16.9%,P<0.01)。由此表明,氯前列烯醇能有效诱发树鼩的发情,提高其繁殖率。 (3)对树鼩超数排卵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摸索。结果发现,用40~60IU的PMSG和20~30IU的hCG超排处理树鼩可取得较好的超排效果,平均获卵数达25.6±3.0枚。 (4)对树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进行了尝试。发现卵母细胞在TCM199+0.1μg FSH+5%OCS成熟培养的成熟率为56.1%,显著高于人用成熟培养液(17.6%,P<0.05)。体外受精后采用体细胞共培养的分裂率和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8.5%和8.6%,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系统(9.6%和0,P<0.05)。结果表明,树鼩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后,能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更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节课,学生往往还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如何使学生积
动物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能量的储存和代谢,同时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脂肪组织的发育与重塑不仅与人类的肥胖病、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症
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若能够有效收集大量档案信息,再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则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制定合理地发展策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如何有效获得网络中的档案信息
随着新时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要重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更加高效的成本控制模式,以此才能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本
该试验对食用菌中的白腐真菌(Pleurotus ostreatus)分泌木聚糖酶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接种量、通气量和初始pH对Pleurotus ostreat
科学课室外探究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被认为是科学课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室外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从而使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下面,我以自已的教学实践为例,谈
新时代的来临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新媒体技术成为了主流信息传播途径.基于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家银行纷纷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国际业务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新领域.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
<正>史料是构建历史记述和历史解释的基本元素,后人对历史的理解与体悟主要依赖对遗存史料的解读。历史遗存的史料往往散乱和零碎,而且有可能彼此抵牾,需要史学研究者依据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