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的培养已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然而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及其培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何为历史意识、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等等问题,大多数历史教师对此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和思路。历史意识在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中产生,是一个庞大又模糊的概念。历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对其不断的解释,可始终没有也不会有一个统一而标准的理解。在历史教育中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起被作为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需要界定在历史教育的视野里历史意识的范畴以及探讨中学历史教育特别是高中历史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的问题。历史意识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具有若干子概念和复杂的结构。这些子概念有独立也有相互交叉的范畴。时间意识、空间意识、真实性意识、证据意识、过程意识、反思意识、辩证意识、批判意识等等都是历史意识的组成部分。总的来说历史意识是在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种思维方式随着对历史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知而长久累积、逐渐凝结、升华为人思考历史与现实、探索人生和世界时的一种眼光、一种襟怀、一种气度、一种精神观念和思维方法,能够跨越特定时空探察人生、社会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历史意识的培养影响的是学生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是在历史学科方面的发展。时间意识、空间意识、真实性意识、证据意识、过程意识、反思意识在历史意识的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同时也符合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因而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设计都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关键。历史意识的养成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体、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去寻求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