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材料老化机理及老化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在(U) B3LYP/6-311++G (2d,p)水平上,从化学键的均裂解离能(BDE)及不饱和C=C双键和α位C-H键的活性位点着手,研究了聚氨酯的热老化和氧化老化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K HTPB-IPDI聚氨酯热老化的反应机理及热老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HTPB-IPDI聚氨酯网络结构简化模型中化学键的BDE,分析了键能与热老化分解的关系。发现与CH2基团相连的C-O键的BDE值最小,最易发生断裂分解。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生成不饱和环己烯、N-甲基氨基甲酸、甲胺、C02等的热分解反应是可行的。在动力学上,计算C-O键振动断键的活化能,研究其半衰期与温度之间存在指数衰减函数的关系,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TPB-IPDI聚氨酯热老化加速。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TPB-IPDI聚氨酯热老化前后模型的弹性力学性质变化,发现了在热老化过程中,杨氏模量(E)和剪切模量(G)逐渐减小,体积模量(K)和泊松比(v)先减小后增加,固化体系刚性减弱,柔性增强,力学性能下降。2、丁羟聚氨酯与02、·OH和·OOH的氧化老化反应机理研究探讨了丁羟聚氨酯中不饱和C=C双键与02、·OH和·OOH发生氧化反应的六条反应路径。氧化反应活化能的计算结果表明:生成过氧化物P3所需活化能最低,为14.03kcal/molo说明丁羟聚氨酯中不饱和C=C双键发生氧化反应的主反应为氧化交联反应(5) PU+·OH→IM3→TS5→P3。探讨了丁羟聚氨酯中a-H与O2、·OOH发生氧化反应的两条反应路径。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各路径的反应活化能,发现a-H与·OOH发生氧化反应(8)的控制步骤反应活化能最低,为17.18kcal/mol。说明a-H与·OOH反应生成醇类化合物P6是丁羟聚氨酯中a-H发生氧化反应的主反应,即(8)PU+·OOH→IM7+-OOH→IM8+-H→TS9→P6+·OH。
其他文献
介绍了汽车玻璃包边用PU-RIM材料的特点、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应用复配的抗老化助剂,研制出几种不同体系、不同硬度的高性能耐老化汽车玻璃包边用聚氨酯材料。
运动补偿的3D小波变换的模型已经成为视频处理系统的热点.视频序列经过时间分解和空间分解,生成不同的小波子带,小波子带分成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不重叠的编码块独立编码.使用两种拟合优度方法,即KS和X~2,研究视频序列的亮度分量的编码块小波系数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认为高通帧的编码块小波系数近似符合广义高斯分布是合理的.这样的认识对于率失真模型的建立和码率优化分配具有重要的作用,最终确保编码器具有更好的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由于猪群的密度高、饲养量大,导致寄生虫病极易流行传播。寄生虫对养殖业的危害不容轻视,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十分严重。本文对养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移植不同剂量hUCMSCs对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寻找hUCMSCs的最高有效剂量及最低有效剂量,探讨不同剂量干细胞hUCMSCs与血糖之间的关系,能否修复受损大鼠
提出了一种结合路由的基于组播树的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由3个阶段构成:组播树的构造阶段、兴趣散布阶段和数据融合阶段.算法构造了一棵以汇节点为根的组播树,在汇节点进行兴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