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GN)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探索CrGN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20年之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脏病理中心诊治的2248例非移植肾活检患者,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55例CrGN患者纳入此次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免疫荧光染色分为三型:I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Ⅲ:寡免疫复合物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相关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分析CrGN患者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患者长期预后和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各型CrGN患者生存曲线。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5例CrGN患者占研究期间肾脏活检总数的2.45%,其中I型10例(18.2%),Ⅱ型18例(32.7%),Ⅲ型27例(49.1%)。所有CrGN患者平均年龄为52.02岁,Ⅰ型、Ⅱ型和Ⅲ型CrGN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9岁、44.56岁和61.8岁。Ⅲ型平均年龄与Ⅰ型和Ⅱ型平均年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rGN患者基线肌酐中位数为397μmol/L,Ⅰ型、Ⅱ型和Ⅲ型CrGN患者基线肌酐中位数分别为为621.5μmol/L、231μmol/L和408μmol/L,Ⅱ型与Ⅰ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抗GBM抗体在Ⅰ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100%,在Ⅱ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0%,在Ⅲ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7.4%,Ⅰ型CrGN中血清抗GBM抗体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O-ANCA在Ⅰ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10%,在Ⅱ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11.1%,在Ⅲ型CrGN中的检出率为88.9%,在Ⅲ型CrGN中的检出率高于Ⅰ型CrGN和Ⅱ型Cr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3-ANCA在Ⅰ型、Ⅱ型和Ⅲ型CrGN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0%和3.7%,各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rGN患者平均新月体百分比为76.73%,其中Ⅰ型、Ⅱ型和Ⅲ型CrGN患者平均新月体百分比分别为84.1%、68.18%和79.57%,Ⅱ型CrGN平均新月体百分比显著低于Ⅰ型Cr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GN患者平均细胞新月体百分比为60.09%,Ⅰ型、Ⅱ型和Ⅲ型CrGN患者平均细胞新月体百分比分别为80.58%、54.56%和56.18%,Ⅰ型CrGN患者平均新月体百分比为三型中最高,与Ⅱ型和Ⅲ型CrG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CrGN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静脉滴注激素、血浆置换、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和静脉滴注或口服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与Ⅱ型和Ⅲ型CrGN患者相比,Ⅰ型CrGN接受血浆置换和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最高。5.随访期间37例CrGN患者出现主要结局事件,Ⅱ型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最低。20例CrGN患者达到生存终点,其中I型CrGN3例(30%),Ⅱ型CrGN1例(5.56%),Ⅲ型CrGN16例(59.26%),I型CrGN患者长期预后优于Ⅲ型CrGN。30人达到肾脏终点,其中I型CrGN7例(70%),Ⅱ型CrGN7例(38.89%),Ⅲ型CrGN16例(59.26%),Ⅱ型CrGN肾脏长期预后最好。CrGN患者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Ⅱ型vsⅢ型:HR=0.29,CI:0.12-0.68,P=0.004)和细胞新月体百分比(HR=1.02,CI:1.01-1.04,P=0.008)。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理类型(Ⅱ型vsⅢ型:HR=0.32,CI:0.13-0.78,P=0.013)和细胞新月体百分比(HR=1.03,CI:1.00-1.04,P=0.009)。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病理类型(Ⅱ型vsⅢ型:HR=0.09,CI:0.01-0.77,P=0.027)。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率相关的因素包括病理类型(Ⅱ型vsⅢ型:β=22.63,CI:1.65-43.61,Ⅱ型vsⅢ型:P=0.035)和基线Scr(β=0.026,CI:0.003-0.05,P=0.028)。结论:1.Ⅲ型CrGN为本组研究病例常见的CrGN病理类型。2.本组研究病例Ⅲ型CrGN患者平均年龄最大,多见中老年人。Ⅰ型CrGN患者平均细胞新月体百分比最高,肾小球病变程度较Ⅱ型和Ⅲ型更为严重,同时,接受血浆置换和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高于Ⅱ型和Ⅲ型。3.在本组研究病例中,CrGN病理类型为CrGN患者长期预后和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肾脏长期预后最好的病理类型为Ⅱ型CrGN,Ⅱ型CrGN患者长期预后优于Ⅲ型CrGN。此外,细胞新月体百分比是CrGN患者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基线肌酐水平与e GFR下降率相关,二者可能为肾脏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