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组合隔震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间隔震技术是在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使地震能量在隔震层集中耗散,通过延长结构周期以达到抗震的作用。组合隔震体系就是利用两种以上的隔震支座并联形成的结构体系,研究最多的是将叠层橡胶支座和滑动摩擦支座进行组合,利用两种支座各自的力学特性使结构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层间组合隔震体系在力学特性和隔震效果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研究层间组合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很有必要。本文以竖向刚度不均匀和平面不规则的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抗震结构、层间橡胶隔震结构和层间组合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对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及非线性时程分析,进而探讨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层间组合隔震体系的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有限元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三种结构分析模型的层间剪力及水平减震系数、层间加速度、顶层时程加速度和层间位移等地震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设置隔震层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效阻断了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地震能量通过隔震层的变形被大量消耗。而且组合隔震结构的耗能能力优于橡胶隔震结构,传递给结构的地震能量被消耗的更多,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更小。从结构的地震响应角度分析,隔震体系的上部结构地震响应减小是以下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增加为代价的。(2)只改变层间组合隔震结构的隔震装置布置的楼层位置,分析在不同楼层位置对竖向刚度不均匀的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的响应。建立了隔震层分别布置在第3层顶部、第5层顶部和第7层顶部三种隔震方案,并将模态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出的自振周期、层间剪力、层间加速度、顶层时程加速度和层间位移与基础固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无论设置在主体结构的某一层,都能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而且隔震层位置越高使得上部结构对于地震的响应越小,但是受到减震效果的楼层数也越少,整体减震效果也越差。隔震层位置越高,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就越小,隔震效果越好。随着隔震层位置的上升,其水平位移有着逐渐减小的趋势。(3)针对某一平面不规则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进行组合隔震支座比例的优化分析。对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摩擦隔震支座的设置比例为24:25、32:17和40:9进行并联的组合隔震结构体系分别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和模态分析,通过自振周期、层间加速度和层间剪力来比较分析隔震支座布置方式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体现出更好的减震效果,并且层间组合隔震结构在保证隔震层恢复力的前提下,随着滑动摩擦支座比例的增加,组合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作物的防治趋向于智能化和机械化。对于大型植保机械的投入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喷药效率,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其中喷洒精度是农业植保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但是由于路况的复杂,行走中的植保机喷杆会产生不规则运动。喷杆的不规则运动可能会造成对植被的重喷或者漏喷,严重时喷杆末端触碰植被,甚至接触到地面。因此喷杆的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对提高喷杆喷洒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喷杆喷雾机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本课题通过研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极化及代谢方式的改变,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外周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因子(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sT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新型复合式结构电机,具有调速范围宽、带载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交流调速系统。但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林木材积是评价林木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通过无破坏、高效率的方式得到林木材积是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空中视角,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然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粮食的生产保障依赖于水利,因此水利建设情况直接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以攸县
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发生于3-10岁儿童的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检测紫癜性肾炎患儿组、无肾损害的过敏
厌氧消化对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具有削减作用,有助于降低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风险。工艺参数是影响厌氧消化系统的重要因素,为研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情况,比较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的慢
现阶段,关于腔体内自然对流换热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稳态自然对流换热,然而热边界条件随时间变化的腔体内非稳态自然对流换热现象,在电子、生物、化学工程以及太阳能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