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阐明女作家斯妤的荒诞小说创作,借鉴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与西方荒诞派文学对于人类存在荒诞性的理论与技法,表现的是哲学意义层次的荒诞主题,以书写人的"生存荒诞"、现实的荒诞为主旨,主要反映当代人对于生存的荒诞感,描绘人生的苦痛与无意义,以及孤独、焦虑的情绪,揭示人性异化的丑陋,汲取了加缪存在主义的面对荒诞反抗荒诞的积极人生态度.斯妤的创作经历了由审美向审丑的转变,其目的是一致的,小说中具体表现为无论"审丑"、"揭露",还是"反抗",都仍是作家对美的追寻方式,在使人们意识到现实荒诞、精神苦痛之后,于作品深处暗示着美丽精神家园的重建,通过"幻想"达到回归人性纯真的生存理想.斯妤的荒诞小说,虽借鉴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但决不是它的中式翻版,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其理论与技法,使之与汉语创作相整合,既有以虚构故事描绘真实故事(非传统现实主义)、变形夸张手法、卡夫卡式冷峻的叙事话语,又有中国传统文学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清晰的故事情节线索、流畅优美的语言,较好地体现当代中国作家们进行的"现代主义"本土化,"用汉语写作外语技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