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检索及调查表明,目前0~3岁低幼儿童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已经出现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随小班就读”现象彰显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幼儿园托班或亲子班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源。而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队伍却不能适应当前早期教育发展形势,突出的问题是,师资总体数量不足、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师资专业程度不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依据《纲要》总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师资建设;依据《纲要》规定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构建教师知识结构;依据《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求”定位教师角色;依据《纲要》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实际是开展师资建设的现实基础。当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低幼儿童教育城乡差别较大、软硬件建设缺乏规范、低幼儿童教育地域性发展不均衡、缺乏相应规范的标准等等。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建设兄弟省、市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如北京市开展的“早期教育”、上海市对早期教育的规范等。开展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队伍建设应编制并执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标准——编制要依据低幼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低幼儿童教育师资与普通幼儿教师差异;关注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构建多元化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组建官方低幼儿童教育资源中心、创办低幼儿童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构建以“园本课程”为主体的培训机制。拓展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渠道——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育婴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开放式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准入制度。加大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扶植和监管力度——推行大中专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免费就读制度、提高大中专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层次、加大对私立托幼园所师资队伍的监管力度、学前教育师资纳入独立的行政编制及职称评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