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的链式中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行为是一种表现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因生理发育不全或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偏离正常同龄人的行为,对个体、学校和社会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易产生波动,是问题行为的高发群体。
  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行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将社会支持作为前因变量,融合“社会支持理论”的内容,选定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为中介变量,系统考察了问题行为、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的概念、维度以相关研究,从而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并以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了南昌市9所中学1109名在校初中生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运用Mplus8.3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验证,随后探索了模型在初中生不同群体中的稳定性,以期为初中生解决问题行为和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初中生具有中等偏上水平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韧性,具有中等偏下水平的内倾问题行为,具有中等偏上水平的总问题行为、外倾问题行为。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学校归属感、心理韧性、总问题行为、内倾问题行为和外倾问题行为在初中生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2)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心理韧性、学校归属感呈正相关;总问题行为、内倾问题行为和外倾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学校归属感和心理韧性呈负相关。
  (3)初中生的主观社会支持可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可负向预测内倾问题行为和外倾问题行为;初中生的客观社会支持可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可负向预测内倾问题行为和外倾问题行为;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可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可负向预测内倾问题行为和外倾问题行为。
  (4)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在主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主观社会支持与内倾问题行为间、客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客观社会支持与内倾问题行为间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外倾问题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心理韧性和学校归属感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内倾问题行为间的链式中介效应不显著。
  (5)链式中介效应在主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外倾问题行为间以及客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的跨群组稳定性受学生性别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在主观社会支持与内倾问题行为间、客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的跨群组稳定性受学生独生与否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在客观社会支持与外倾问题行为间的跨群组稳定性受学生住校与否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第一章“刑事政策文化基础概论”中,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对文化进行了阐释,但是文化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所以接下来本文从广义刑事政策概念出发,对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文化作了一番界定。其次,着重分析了文化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指出了文化是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价值取向与制定的根据,同时阐述了刑事政策对于文化的反作用。在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刑事政策思想的文化基础分析”中,传统文化对于时下中国刑事政策的影响是
学位
姓名:秦始皇陵兵马俑出生时间: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年龄:2000多岁籍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我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里的一员,掐头去尾大概两千来岁了。不要被这个年龄吓到,虽然比起青花瓷小弟,我已经是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但是比起青铜器老大哥们,我还年轻得很。我们团队的名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且1987年就作为中国的第一批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各种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于铁路系统来说,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为铁路运行中的各种检测工作带来便利。文章从几个方面就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高校学生社团数量、成员人数逐年上升,其在新时期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激发、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朋辈群体教育的实践、健康心理素质的孵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但由于活动专业性指导缺位、素质教育践行力缺失、资源的优化配套缺席、社团活动创新力缺乏、社团管理制度化缺额等原因,高校学生社团依然存在社团活动重专业训练
学位
人们往往对美的面孔存在偏好,认为“美即是好”,这反映了面孔吸引力的作用。近年来,心理学家对面孔吸引力认知加工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研究用行为指标考察了面孔吸引力的无意识加工,对无意识加工背后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分别借助后掩蔽范式(Backward Masking, BM
空间频率信息在视知觉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强化程序来考察空间频率信息在艾宾浩斯错觉加工中的作用。  研究一包括两个实验,考察了以面孔图片作为空间频率信息的载体时,空间频率信息对艾宾浩斯错觉的调节作用。实验一由强化阶段和测验阶段组成。在强化阶段,给被试反复呈现包含低空间频率或者高空间频率信息的面孔,要求被试判断面孔的性别。紧接着进入测验阶段,测量艾宾浩斯错觉效应量。实验一的结果表明,低空间频
已有研究证明,空间频率信息在视觉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四个行为实验考察了三个问题:即低空间频率(LSF)信息是否能够增强背景敏感性,这种增强效应在老年群体中的表现,及其发生在视觉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还是晚期阶段。实验一采用经过空间滤波的恐惧面孔图片作为空间频率信息的载体,以艾宾浩斯错觉效应量作为背景敏感性的指标。事先给被试反复呈现包含LSF或者高空间频率(HSF)信息的面孔图片,随后
学位
社会工作记忆是负责短暂存储和操作有限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子系统。它有不同于一般认知工作记忆(如客体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与功能作用,是工作记忆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之一。目前,社会工作记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社会工作记忆的发展机制,及其与核心社会认知能力间的关系尚未有人探讨。该问题的探讨对深入理解社会工作记忆的机制及其功能作用、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评估与培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为此,本研究由新皮亚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反应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一个预实验和两个实证研究探讨了两个可能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即敬畏情绪与心理韧性。研究操作过程和探讨内容如下:预实验以芜湖市87名大学生为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人文社会组、自然环境组与对照组,采用播放
学位
将调节匹配理论应用到人际互动领域,以上下级的双向视角,探索职场中上下级调节焦点一致性对上下级相互承诺及支持行为的影响,并分别探索上级喜欢和下级喜欢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共收集六家企业共460对直接上下级的配对数据,利用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如下:  (1)相比于“低”-“低”一致,上下级促进调节焦点在“高”-“高”一致时,下级对上级的情感承诺更多;相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