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记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ch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记忆是负责短暂存储和操作有限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子系统。它有不同于一般认知工作记忆(如客体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与功能作用,是工作记忆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之一。目前,社会工作记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社会工作记忆的发展机制,及其与核心社会认知能力间的关系尚未有人探讨。该问题的探讨对深入理解社会工作记忆的机制及其功能作用、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评估与培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为此,本研究由新皮亚杰主义的观点出发,从信息存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两方面入手首次系统探讨社会工作记忆的发展机制,并以心理理论的水平为指标来探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与社会认知能力间的关系。为测量儿童的社会工作记忆能力,笔者在研究中均采用可传递丰富社会信息的生物运动作为记忆材料。
  研究一探讨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信息存储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笔者首先探讨了社会工作记忆信息存储能力在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发展,检验了“早期成熟”观点和“持续发展”观点(实验1,2),然后探讨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信息存储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实验3,4)。研究二探讨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信息整合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笔者首先探讨了社会工作记忆信息整合能力在何年龄阶段出现(实验5)以及在何年龄阶段发展成熟(实验6),检验了“自动获取”观点和“建构发展”观点,最后探讨了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信息整合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实验7)。
  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社会工作记忆的信息存储能力在学龄前(3岁到6岁)发展迅速,并且从青春期到成年期(11岁到20岁)一直在持续发展,支持“持续发展”观点。
  (2)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工作记忆信息存储能力与心理理论存在显著相关。
  (3)社会工作记忆的信息整合能力在7岁左右开始出现,并且在儿童期、青春期持续发展,一直到16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支持“建构发展”的观点。
  (4)青少年社会工作记忆的信息整合能力与心理理论间无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全面的、广泛的和多层次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外经验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努力尝试着对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提高起到一些建议和参考作用。全文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代表人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在整个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在对其进行民事、行政保护均不足以遏止相关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对知识产权进行刑事保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三章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简单回顾了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历史后,笔者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既然存在,且越来越为人所重视,便有其存在的价值,而这也是人们对知识产权给予刑法保护的基础。从通说“政策是法律的
学位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现代著作权法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著作权管理方式是著作权人自己行使权利,许可他人使用并收取版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著作权使用人和使用方式日益扩大,著作权利人控制不了所有的使用,这就必然导致著作权人对著作权的个人管理越来越困难。因此,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就成为现代社会著作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与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相比较,发达国家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已臻成熟,并在著作权领域发挥
学位
在第一章“刑事政策文化基础概论”中,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对文化进行了阐释,但是文化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所以接下来本文从广义刑事政策概念出发,对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文化作了一番界定。其次,着重分析了文化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指出了文化是刑事政策概念的界定、价值取向与制定的根据,同时阐述了刑事政策对于文化的反作用。在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刑事政策思想的文化基础分析”中,传统文化对于时下中国刑事政策的影响是
学位
姓名:秦始皇陵兵马俑出生时间: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年龄:2000多岁籍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我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里的一员,掐头去尾大概两千来岁了。不要被这个年龄吓到,虽然比起青花瓷小弟,我已经是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了,但是比起青铜器老大哥们,我还年轻得很。我们团队的名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不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且1987年就作为中国的第一批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各种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系统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于铁路系统来说,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为铁路运行中的各种检测工作带来便利。文章从几个方面就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高校学生社团数量、成员人数逐年上升,其在新时期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激发、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朋辈群体教育的实践、健康心理素质的孵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但由于活动专业性指导缺位、素质教育践行力缺失、资源的优化配套缺席、社团活动创新力缺乏、社团管理制度化缺额等原因,高校学生社团依然存在社团活动重专业训练
学位
人们往往对美的面孔存在偏好,认为“美即是好”,这反映了面孔吸引力的作用。近年来,心理学家对面孔吸引力认知加工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研究用行为指标考察了面孔吸引力的无意识加工,对无意识加工背后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分别借助后掩蔽范式(Backward Masking, BM
空间频率信息在视知觉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强化程序来考察空间频率信息在艾宾浩斯错觉加工中的作用。  研究一包括两个实验,考察了以面孔图片作为空间频率信息的载体时,空间频率信息对艾宾浩斯错觉的调节作用。实验一由强化阶段和测验阶段组成。在强化阶段,给被试反复呈现包含低空间频率或者高空间频率信息的面孔,要求被试判断面孔的性别。紧接着进入测验阶段,测量艾宾浩斯错觉效应量。实验一的结果表明,低空间频
已有研究证明,空间频率信息在视觉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四个行为实验考察了三个问题:即低空间频率(LSF)信息是否能够增强背景敏感性,这种增强效应在老年群体中的表现,及其发生在视觉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还是晚期阶段。实验一采用经过空间滤波的恐惧面孔图片作为空间频率信息的载体,以艾宾浩斯错觉效应量作为背景敏感性的指标。事先给被试反复呈现包含LSF或者高空间频率(HSF)信息的面孔图片,随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