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廉政教育,可以帮助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对于当代中国建设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掀起了一系列的创新和变革,廉政教育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也展现出了新的发展成效。廉政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如何来让“互联网+”与廉政教育相融合,如何让“互联网+”的思维、技术和数据来服务于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教育实效,提高廉政教育效果。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廉政教育新模式,研究新路径,这都是本文将要探索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公职人员,尽管廉政教育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情况较多,但为了研究得更加深入,本文所指的“互联网+”廉政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线上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本论文进行总体概况,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述,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本部分还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写作难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廉政教育的内涵、内容、作用进行阐述,对“互联网+”的涵义、特征做出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互联网+”廉政教育的含义,“互联网+”给廉政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基于廉政思想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分析当前公职人员廉政教育的特征,当前廉政教育一般是在本地、在固定时间集体开展。随着形势的发展,政府部门对廉政教育越来越重视,从走形式向重质量转变、廉政教育更具强制性、对廉政教育针对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廉政教育环境发生变化,廉政教育从线下逐步走向线上,廉政教育环境呈现多样性和虚拟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而当前的公职人员廉政教育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廉政教育覆盖面狭窄、教育资源不平衡,服务供给针对性不足,教育内容空泛、时效性不足,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评价模式落后,反馈机制不完善,跟进措施欠缺等问题,而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第四部分,选取两个各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互联网+”廉政教育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优势和缺陷,从中汲取经验,为下一步“互联网+”廉政教育新模式构建提供借鉴和思考。并综合各类文献和案例,对当前廉政教育和“互联网+”廉政教育进行对比,概述了“互联网+”廉政教育的优势,归纳出“互联网+”将给廉政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影响下,廉政教育思维、教育资源、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廉政教育开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服务供给、评价模式、反馈机制和跟进措施都将产生革新,搭建出“互联网+”背景下公职人员廉政教育模式。第五部分将重点论述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廉政教育的模式,本章是论文的重点内容。本部分从廉政教育的顶层设计、人才保障、宣传准备做出论述,为开展“互联网+”廉政教育做好铺垫,接下来从时间和空间的变革、个性化的教育供给、廉政评价模式的变革、廉政教育反馈机制的建立以及廉政教育跟进措施的完善等五个方面来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廉政教育模式。同时,进一步阐述在该模式下保障教育质量的措施,包括:“定制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机制对教育质量进行检测和完善、跟进措施巩固强化教育成效、统一教育标准及集中精英力量等。最后,本文也提出了该种模式运用中的不足和困难,包括:对外部设施和软硬件要求较高、“互联网+”思维转变需要过渡时间、建设时间较长、统筹难度较大等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大背景,系统地架构出一个“互联网+”廉政教育的大框架,从思维层面改变到具体模式构建,都提出一些对策和可操作的方式,把之前关于“互联网+”廉政教育零散的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地融合起来,为“互联网+”廉政教育画出了一个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