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致典雅—陈豫钟篆刻艺术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dongn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豫钟是清代著名篆刻家,并在书法、绘画、鉴定、收藏方面甚有建树。尤其在篆刻方面,后人把他与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而陈豫钟研究与其它七家相比,研究者甚少。这也正是此论文选题的意义所在。论文首先概括了陈豫钟的生平,并对其在资料流传中籍贯混乱进行了论证。又结合文献与陈豫钟篆刻作品的受主情况,梳理了其交往。并对陈豫钟篆刻作品进行了分期,并对其篆刻作品取法的渊源进行了梳理。论文重点放在第三章,着重从篆刻艺术的视觉形式(朱文、白文类及其他类)进行了详细论述。还对其边款艺术的形式和意义进行论述。最后结合其篆刻作品款识及历代评价,挖掘了其印学思想,并讨论了陈豫钟对浙派印人赵之琛等历代印人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归纳与分析法和文献查找等方法,通过疏理陈豫钟的篆刻作品,以刊刻时间为顺序,着重分析了其篆刻作品的取法及形式特点。从而得出其印章的特点,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印风形成的轨迹。并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西泠印社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查找了一手的印谱资料。另外还查找了陈豫钟同时代诂经学社中阮元、屠倬、陈鸿寿等诗文,加以佐证陈豫钟的人生及篆刻艺术。当下的篆刻创作取法倾向古玺与近现代元朱文。辉煌一时的浙派风格已经很少在当下国展中出现。任何艺术风格发展一个阶段都会出现视觉疲劳。我相信对浙派篆刻研究一定会给我们当下篆刻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另外,随着中国篆刻艺术的不断国际化,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篆刻。当下把篆刻史、篆刻流派、篆刻家、历代关于篆刻的问题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文章后还附录有《陈豫钟篆刻作品的刊录及校正》、《陈豫钟艺术年表》、《陈豫钟无纪年作品及事例》两部分,与文章形成补充,使此研究更加立体、完善,使陈豫钟在西泠印派中有着客观的定位。
其他文献
在深入研究前人对水驱采收率影响的基础上,导出了并网密度、江采井数比、并网参数、油层非均质系数与水驱采收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考虑因素较多而又便于计算的水驱非均质油
马祖道一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继慧能之后又一开创性的人物。在本文中,我们对马祖道一及其洪州禅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其理论基础、思
在实际工程中信号采集工作逾趋频繁,对信号采集装置的便携性、功能的灵活性、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是在计算机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关硬件和软件构建
目的:评价应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通过本实验研究证明此法的可行性,以使本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吉林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乌司他丁对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行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D1组(22
本文通过一些实例,针对中文商标名称的英译,总结出四种主要的英译方法:直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和自我创造法。同时,对翻译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梅州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分析,得出制约的主要因素为:传统的业余训练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梅州青少年业余
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作为其发展的基础,规模日益扩大。伴随炒股热,上市公司成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但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
为繁荣书法创作,使书法批评具有针对性和实在意义.正确引导广大书法爱好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树立健康而高尚的书法审美观,本刊自今年开始特开辟「创作评议」栏目,有
目的:探讨人参糖肽(ginseng glycopeptides,GGT)对大鼠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GGT(15,30和60 mg·kg-1),腹腔注射(ip),每日1次,连续45 d后,采用角叉菜胶及甲醛诱发大鼠炎症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