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道德神学中人与上帝的关系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形而上学三大理念之一的最高存在者上帝历来是哲学家无法回避的内容,他与人的关系也就随之成为哲学家们必然要涉及的问题。随着基督教本身的发展变迁,《圣经》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上帝的形象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与其子民的关系也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哲学家们对上帝、人与上帝的关系的理解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作为立足于基督教对宗教进行考察的关键性人物,康德对于宗教哲学所做的贡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将宗教的讨论范围限制于理性范围之内,对于认识上帝以及与人的关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本文以康德本人的著作为基础,梳理行文中外在的、隐含的关于上帝与人关系的论述,同时参考国内外研究康德宗教哲学的最新成果,逐渐推导出康德关于人与上帝关系的实质性看法。文章具体分六个部分进行逐一论证。导论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研究康德宗教学的著作中论及人与上帝关系、或对理解康德人与上帝的关系有启发的内容进行综述;第一章对散见于康德著作中关于人和上帝的性质做了详细的厘定,将康德所认为的上帝和人定性,最终得出人是自由的,他能自律,而上帝只是实践理性的公设;第二章人对上帝的道德事奉论证了人将上帝之子作为道德榜样、并建立可见的教会使自已达到道德上的完善是对上帝事奉的唯一方式,得出了人对上帝的道德事奉是一种完全的道德使命感使然;第三章上帝对人的恩典探讨了上帝对人的恩典方式:道德上的完善、与德性相匹配的幸福,证明了人只能靠自身过一种善的生活、达到纯粹的道德信仰获得上帝的恩典,天国的降临只是内心最终达到的一种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第四章对康德人神关系论的反思通过对上述章节的结论进行考察,最终得出康德道德神学中,人与上帝关系中实质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人为自己立法、人敬畏自己的理性、人凭借自身实现“至善”。结论部分主要对康德道德神学在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性,在表述涉及人与上帝关系时的突出性贡献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论证中的不足和可取之处进行总结。本文旨在通过对康德道德神学中人与上帝的关系的探讨达到以下目的:就情感而言,从理论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康德:亦是沉稳睿智的思想者,亦是饱含热情、胸怀人类的弄潮儿。透过晦涩、抽象的理论阻隔感受到拯救世人灵魂的热忱之心。就理论研究来说,通过康德道德神学中人与上帝的关系的深入考察,揭示隐藏在表面关系下的真实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这种真实的关系所反映的康德的哲学深意,及其对后世宗教哲学研究的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在科学哲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该书一反西方传统的科学遵循积累性和直线性发展
张竞生是一位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的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对法国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五四启蒙思潮的深化与反思,都具有着深刻的贡献意义。更重要的
公共知识分子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简单来说,公共知识分子是具有学术背景或专业素养的,以批判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骨气积极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的
随着世界的一体化,各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外的学者善于吸收东方文化精粹,东方学者也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制度文化,其中以中西交流作为主旋律。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