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生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竞生是一位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的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对法国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对五四启蒙思潮的深化与反思,都具有着深刻的贡献意义。更重要的是,张竞生的美学著述表现出明显的体系性特征,他借鉴并化用中西美学思想中的某些重要范畴,在对其审美理想的追寻中体现出自觉建构美学思想体系的可贵尝试。本文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张竞生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其对于我们认识当下美学热点、发展现代美学的参考意义。文章分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简单介绍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一、张竞生美学思想的形成。文章首先结合张竞生的生命历程分析了其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与衍变过程,重点在于揭示张竞生美学思想的成因。二、张竞生对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贡献。本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美的生命的自觉。张竞生的美学思想从人的生命出发,为感性正名,并通过对人类理想社会的理念构建,用自己的理论话语切入启发民智、反抗传统的启蒙主题;另一方面,他注重情感理性的“美的人生观”又与作为时代主流的“科学人生观”有着明显不同,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五四启蒙美学思潮具有着重要意义。第二,美学范畴体系的建构。张竞生的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出思辨式言语模式,而且具有着明显的逻辑性、系统性。他以教科书式的编写方式,将西方美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某些范畴加以创造性发挥,纳入自己的美学体系之中。第三,美育与“美的性育”。张竞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一个特别注重审美实践的思想者,他特别强调审美在人的世俗生活以及社会变革中的现实意义,并自觉探讨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美育主张的具体措施,凸显出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人生指向与实践品格。本文重点阐发他最具影响力的“美的性育”观。他的这一主张带有很强的西学色彩和启蒙的时代语境,更重要的是,张竞生以“性解放”的视角大大深化了五四“人的解放”这一话题,而且对于今天的性教育也具有着重要启示。第四,“至美”与审美理想。张竞生是一个“泛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审美理想主义者。他以“泛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高扬美的拯救功能,呼唤着由审美创造出“天人舞”的“至美”境界。这一乌托邦式审美理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中独树一帜,其中也不乏富有建设性、创造性甚至于前瞻性的见解。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当代启思。本部分主要探讨张竞生在美学研究中的理论贡献、他的学术品格及其所代表的学术潮流对我们当下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米德是与杜威等人齐名的实用主义者。其“符号互动论”的相关思想已广为人们所知,但是人们却很少提及其社会哲学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米德,研究者们开始全面研究
本文对董仲舒的道家思想因素进行了研究。董仲舒是汉代的儒学大师,其思想体系中含有大量的黄老道家思想。他借鉴道家宇宙生成观,提出“一”和“元”的概念。董仲舒的“一”和
学位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于1962年出版了一本在科学哲学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该书一反西方传统的科学遵循积累性和直线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