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青春写作是新世纪文坛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它横空出世,在网络的自由空间里倔强地书写自我个性,迅速成为文学市场的宠儿;它挑战传统,撇开主流文坛的文学约束,以傲慢不羁的姿态面对文学批评对它的考验。我们从“80后”的青春写作中看到了这一代年轻作家用极致的方式宣泄着疯狂的青春,他们在自戕的疼痛中展现自己的生命与爱。狂欢化的文学书写背后隐藏着他们刻骨铭心的成长体验,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与市场的博弈中作家的价值选择与艺术坚守。辛夷坞是“80后”作家中的一位,其独特的“暖伤青春”与韩寒“不羁”的青春、郭敬明“奢华”的青春、张悦然“残酷”的青春不同,使她从众多“80后”作家的青春书写中脱颖而出,并随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的上映引起广泛关注。她的作品文野兼备、雅俗共赏,摆脱了“80后”青春写作固化的文学表达范式,直指“80后”一代人伤感而又不舍的青春记忆,以及追寻青春之于人生的特殊意义。本文选取辛夷坞的青春写作为研究对象,在与其他“80后”作家青春写作的对比中梳理“暖伤青春”文学的独特之处,解读隐含在其作品中倔强而可贵的女性意识,发掘辛夷坞写作在消费文化侵袭下的文学坚守与艺术探索,为全面了解辛夷坞及“80后”文学提供一个参照文本。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以青春写作为观照,梳理“80后”作家青春书写的成功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辛夷坞“暖伤青春”写作的突破与超越;第二章对其小说青春书写中的女性意识进入深入分析,探究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个性鲜明女性形象背后流露出的女性独立意识;第三章,通过分析“80后”青春写作与当下消费文化特殊的关系,解读辛夷坞在消费文化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独特价值,透视辛夷坞“用心写作”中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以及在文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之间寻求艺术平衡点,探求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种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