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主题广泛,传统文化研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目前,研学旅行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重旅游、轻研学、活动设计随意、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现实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研学目标不明确、研学内容缺少设计、研学评价不规范。若想让研学旅行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就必须将其课程化。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研学旅行的内涵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信息化大趋势提出来“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新概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以建构主义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为基础,根据Z校师生的实际调查结果,设计、开发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线上课程和“体验制作流程”“武强年画与唐卡”“武强年画与五色文化”“设计文创产品”等四项线下活动,构建包括“行前学、行中研、行后做”三阶段的线上线下研学旅行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关于研学旅行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思路,并介绍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其次,界定课程、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等相关概念,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以Z校内地西藏中职班师生为研究对象,做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基本情况调查,回收并分析数据,得出调查结论。第四,确定研学旅行课程主题,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分析学习者特征,并设计、开发《武强年画》研学旅行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第五,构建线上线下研学旅行模式,实施《武强年画》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分析其具体的实施效果,并提出改进策略。第六,总结与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指明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展望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实际的教学实施与评价,验证了线上线下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效果整体优于单纯的线下研学旅行课程。希望本文能为解决目前研学旅行普遍存在的“旅游为主,研学为辅”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也能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宣传、推广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