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相感应电机在增加了定子绕组数量的基础上,相同功率要求下,降低了功率器件耐压和耐流要求;电机相数增加后,电磁转矩的脉动也会变小,与三相感应电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对十二相感应电机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十二相感应电机控制方法的分析。自然坐标系下的十二相感应电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在自然坐标系下很难对其进行控制;本文借助空间解耦变换矩阵,将自然坐标系下的十二相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变换到解耦空间下,简化了模型和控制的复杂度。本文将电流滞环控制和基于UVM调制的矢量控制应用到十二相感应电机的控制中。电流滞环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控制效果会随着滞环宽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电流滞环控制下的功率开关器件开关频率不固定。本文借鉴了三相感应电机的UVM调制算法和矢量控制方法,并推广到十二相感应电机的控制中,这种控制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在其控制下的功率开关器件开关频率固定。本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对十二相感应电机缺相后的电机模型和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由于十二相感应电机的运行是通过逆变器进行供电,所以当一个或多个功率开关器件发生故障后,电机将进入缺相运行状态;首先,缺相后的电机数学模型发生了变化,并且当所缺定子绕组相数和位置不同时,电机的数学模型也将不同,本文分别对十二相感应电机缺一相、两相和三相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其次,电机缺相后矢量控制部分也将发生变化,本文引入虚拟坐标,对缺相后电机进行矢量控制。对上述三种缺相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的系统控制效果,缺相数目不同,控制效果会有差别。最终搭建十二相感应电机的调速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和缺相后十二相感应电机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从而说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