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的代际之维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际关系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有机构成部分。但是,不论是从其生物学意义而言(即人类的代际延续),还是从其经济学意义而言(如资源的代际分配),拟或是从文化学意义而言(如人类文化的代际传承和价值观的代际认同),传统社会的代际关系并没有作为“问题”而存在,因而始终处于“隐性”状态而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阶级关系所遮蔽。可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代际关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其主要表现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代群体”逐渐形成并越来越明朗化,各代逐渐形成了“代共同体”意识,“代共同体”成员拥有相对一致的利益需求、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因此而与其他“代共同体”区别开来。这样,由各代所构成的代际关系开始凸显为社会的“显性”关系。自此,如何处理社会代际关系就逐渐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种变化客观上导致了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观开始在代际间发生分化和整合,并日益成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整体价值观分化和整合的重要方面和重要表现。 因应社会代际关系的上述变化,自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有关学科从各自角度对社会代际关系进行了审视和研究。这些学科主要包括青年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以及对家庭研究的某些学科等。在中国,对代际关系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虽然某些学科或多或少地涉猎到代际关系问题,但主要只是集中于社会学和青年学。可以说,这些学科在对社会代际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多较好的成果。 但是,迄今为止对代际关系问题的研究,至少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第一,也许是由于上述学科的性质所决定,上述学科仅仅将在场各代之间的关系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阈,而没有涉及在场各代与已经退场特别是尚未进场的各代之间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在场各代与尚未出场的人类后代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第二,社会代际关系当然包含着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应该从代际的视角对社会代际关系进行伦理的审视和分析。但是,总的来说,伦理学对社会代际关系的研究基本上还局限在与生态伦理有关的某些方面。换言之,伦理学对社会代际关系的研究总体上是不全面的。 本文就是试图从纵向的、动态的和历时的视角,以在场各代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场各代与已经退场的前代特别是与尚未出场的后代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视闽,对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凸现的蕴涵于社会代际关系中的伦理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对社会代际关系的这种伦理分析视角,就是一种“代际伦理”的分析视角。 从代际角度讨论社会伦理关系,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代”。一般而言,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代的自然属性主要是由同一年龄层即生理年龄来表征的,它构成了代的“自然框架”;其社会文化属性则是由同一年龄层的人所相对共享的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规定的。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或者侧重于对其自然属性的研究,或者侧重于探讨其社会文化属性。代的伦理学规定则寻求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统一,‘即总的来说是在代的.自然框架中揭示其伦理本质及“代伦理”的形成的。同时,代又表现为一个在时间维度中运动的动态过程。代及代伦理构成了“代际伦理”的基本要素。代际伦理就是人类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和伦理规范的总称。它作为一种新的伦理维度,不仅涉及在场各代之间的伦理关系,而且涉及在场各代与已经退场特别是尚未出场的后代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些伦理关系在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代际伦理的主要特征是通过老年伦理、中年伦理、青年伦理的辩证联结和传统伦理、现实伦理、未来伦理的有机统一以及它们的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代阮旨趣来体现的。处理社会代际伦理问题除须遵循一般伦理学的原则外,还须运用其自身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道义与功利的统一、和谐,与整体的渗透、生存与发展的协调等。 现代社会一个突出的代际问题就是所谓“代沟”的问题。某些学科从实证的角度对代沟及其特征、表现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对代沟进行伦理学的研究,更没有研究伦理意义上的代沟。伦理意义上的代沟实质上就是道德价值观的代沟,它是代沟的最主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观的代沟往往在代际差异、代际隔阂和代际冲突等程度不同的层面上展开。道德价值观代沟的致因至少表现在:各代的成长社会环境及由此决定的道德价值需求存在着差异;掌握着社会权力的一代与其他各代存在着“话语霸权”与“自说自话”的文化隔阂;不同的教育背景导致了经验和知识的代际矛盾和伦理观念冲突;对道德价值观的评价及其价值依据和价值标准存在着代际逆反;心理成熟度的差异使不同代的人在道德社会化的程度上也必然表现出差异。承认道德价值观的客观存在,寻求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共识,是实现道德价值观代际沟通的前提条件;平等与对话、理解与互信?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与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商品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与之相适应,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商用物业的投资与开发也将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
在今天全面知识化的社会中,人们礼赞知识就像中世纪的人们礼赞上帝,启蒙运动的人们礼赞理性一样。蓦然回首,道德教育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知识世界”的泥潭而与“生活世界”严重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态度量表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项目干预”和“强度干预”进行现场实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和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理分析。
以中国知网中1997—2016年间1 154篇国内苏州古典园林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发现,苏州古典园林研究基础深
为解决监测数据缺失导致的轴温监测系统误诊和漏诊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特征分析的轴温监测数据软测量方法;通过轴温监测点的布局与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监测数据软
针对纯电动汽车驱动桥进行振动噪声研究。通过三维软件建立驱动桥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取驱动桥前6阶固有模态参数。再对纯电动汽车实体驱动桥进行试
上海近代的私立教育非常发达。从19世纪中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过近百年的孕育发展,上海已经集中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各类私立大、中小学群落,使上海成为当时全国教育最发
前言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简称CMP)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性疾病,病死率及死亡率均很高,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为了探索CMP的机理及寻求有效的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银行业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银行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在国外,网络银行经过上十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银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