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花青素合成中SmTTG1、SmGL3和SmTT8的表达及相互作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本实验室保存的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优质种质“YZ-14”作为实验材料,其表型为无刺,紫色茎,紫色花,紫色果实。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茄子中分离克隆了三个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TTG1、GL3和TT8,将其分别命名为SmTTG1、SmGL3和SmTT8。  对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mTTG1基因的cDNA全长为1220 bp,开放阅读框(ORF)长1029 bp,可以编码342个氨基酸,与同科作物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中TTG1基因的编码序列相似性高达94%,理论蛋白分子量是38.18 kDa,成熟蛋白质的等电点为4.90,含有WD40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结构域(WD基元),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含有信号肽序列,预测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内;SmGL3基因的cDNA全长为2329 bp,ORF为1887 bp,可以编码的氨基酸个数为628个,与马铃薯中GL3基因的编码序列的同源性为94%,理论蛋白的分子量为70.89 kDa,成熟蛋白等电点为5.61,具有bHLH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HLH结构域,没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序列,预测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SmTT8基因cDNA全长2242 bp,ORF为1896 bp,可以编码的氨基酸个数为631个,与马铃薯TT8基因的编码序列相似性是85%,理论蛋白的分子量为70.14 kDa,成熟蛋白质的等电点为5.18,具有bHLH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HLH结构域,不含有跨膜结构,不含信号肽序列,预测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内。  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结果表明,三个基因在茄子的根、茎、叶片、花瓣、果皮和果肉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酵母双杂交系统(Y2H)的检测结果表明,SmMYB蛋白分别与SmTTG1蛋白、SmTT8蛋白以及SmGL3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SmTTG1蛋白与SmTT8蛋白、SmGL3蛋白之间也能发生两两的相互作用。因此认为SmTTG1、SmTT8和SmGL3都参与茄子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途径,且 SmTTG1属于WD40转录因子家族,SmGL3和SmTT8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它们都参与形成三元蛋白复合体,共同调控茄子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其他文献
大家肯定知道“吝啬”是用来形容人小气的词语,却不一定知道“吝”和“啬”竟是两个人的名字.rn一天,吝先生遇到啬先生,两人相约于中秋节到乌有山的子虚亭饮酒赏月,并商议由
期刊
The collective motion of rounded squares with different coer-roundnessζ is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in this work.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
In this work,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oxide heterostructure LaCrO3/SrTiO3 (111). The interface grown under
长期的进化使植物演化出一套对环境胁迫感知和反应的能力,这种感知和反应的根本基础就是植物的逆境信号传递,而信息传递的核心机制又在于由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化的可逆蛋白
逆境胁迫是对植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植物面对逆境胁迫有其自身的应答调节机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研究植物的抗逆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表示不欢迎某个人继续在家里做客,就会下“逐客令”.这个词的背后,其实有一段久远的故事.rn“逐客令”中的“客”,指客卿,即在某国做官的外国人.“逐客令”
期刊
A novel DC plasma torch with multiple cathodes is developed for generating laminar,transitional and turbulent plasma jets.The jet’s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j
梨(Pyrus spp.)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落叶果树之一。目前的研究表明,砂梨果皮褐色形成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角质层和表皮细胞破损后木栓层积累的结果。但是,与砂梨果皮褐色物质形成相
大街上,常能听到老太太称呼老伴为“老头子”.其实,这个词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rn据记载,盛夏的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这时,乾隆皇帝踱步而来.纪晓岚恐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