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区为塔里木盆地,目的层为古生界寒武系。根据现今研究区勘探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古生物学、地震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研究。基于研究区的地质背景,综合分析钻井、测井、古生物和地震等资料,利用薄片鉴定、岩芯观察对研究区岩石学、沉积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井震结合分析识别地层特征,由点及线到面,开展沉积相研究工作,研究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并初步探讨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塔里木盆地是在震旦系基底上发育而成的,其演化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早期Ⅰ幕和加里东早期Ⅱ幕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经历了从拉张到挤压的过程。加里东早期运动Ⅰ幕,发生于震旦纪末期,此次运动导致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发生隆升并且暴露剥蚀,从而在震旦系与上覆寒武系之间形成了不整合面。加里东早期运动Ⅱ幕发生在寒武纪晚期,在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形成了平行不整合面。寒武系顶部发育的沉积间断及喀斯特化在塔里木盆地普遍存在,是由加里东早期运动所形成的。这一时期塔里木盆地整体处在拉张环境下,全球海平面的下降是造成台地短暂暴露剥蚀的主要原因。由于加里东早期Ⅱ幕的作用,持续拉张的影响导致塔里木盆地内部发育了一系列张性活动断裂,塔中表现为正断层拉伸沉降。巴楚地区局部遭受区域性隆升并发生断褶运动,随后出现了和田古隆起。塔里木寒武纪台地相区与盆地相区岩石地层存在极大差异。柯坪—巴麦—塔中—塔北地区寒武系发育下统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中统沙依里克组和阿瓦塔格组,上统下丘里塔格组;满加尔坳陷—库鲁克塔格寒武系发育下统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中统莫合尔山组,上统突尔沙克塔格群。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整体属于克拉通稳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通过岩性组合、测井响应及地震相等识别标志,在盆地可识别出滨海、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陆棚及盆地共8个沉积相。总体上呈现出西台东盆的沉积格局。其中下统玉尔吐斯组主要发育滨海潮坪,台地南部肖尔布拉克组发育局限台地,吾松格尔组发育蒸发台地,中统沙依里克组发育开阔台地,阿瓦塔格组发育蒸发台地,上统下丘里塔格组发育局限台地,台地北部不发育蒸发台地。东部地区一直为欠补偿盆地,两者之间为台缘—斜坡—陆棚。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分泥质烃源岩和碳酸盐岩烃源岩两类,明显受沉积相控制,泥质烃源岩发育在陆棚—盆地相区,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在台地相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泥质烃源岩分布广泛,发育在盆地西南部和东北部陆棚—盆地相区。盆地西南部寒武系泥质烃源岩分布在喀什—叶城坳陷—塘古巴斯坳陷陆棚相区,厚度较大,向东厚度减薄。盆地东北部寒武系泥质烃源岩分布在阿克苏—沙雅隆起—顺托果勒隆起—满加尔坳陷—孔雀河斜坡—古城墟隆起陆棚—盆地相区在满加尔坳陷—孔雀河斜坡—古城墟隆起,厚度自西向东增大。在阿克苏—塔北—顺托果勒地区寒武系仅玉尔吐斯组具生烃潜力,厚度较小但生烃潜力最大。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达标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小,发育在盆地西部台地相区局部。巴楚隆起西部同1井附近有小范围分布;巴楚隆起中部方1井—和田1井—和4井也有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