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中可合成甲状腺素,并通过甲状腺素完成对机体中各种器官系统的发育以及各种生理代谢功能的调节。
机体中含有大约10~15mg的碘可使甲状腺分泌适当水平机体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缺碘可引起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Disorders,IDD),在机体不同发育阶段出现时,则会以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或疾病形式表现出来。其危害大小与缺碘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当通过食物、饮水、强化碘盐、碘的强化食品等途径摄入较大剂量的碘时,可引起碘过多病(Iodine Excess Disorders,IED)。主要包括高碘甲状腺肿、碘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Iodine.Induced Hyperthyroidism,IIH)、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ity Thyroid Disease,AITD)等疾病,同时高碘还可使甲状腺乳头状癌等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亚临床表现(甲状腺摄碘率下降,血清T<,4>水平上升)为主的碘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以由食物和饮水中的高碘所致,也可由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过程中过多补碘所致。
中国是受碘缺乏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估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碘缺乏,约有7.2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经过40年加碘盐措施的实施,我国在2000年已有17个省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使国民智力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过程中,高碘地区人群甲状腺肿大率的增高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鉴于碘摄入量.毒副作用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有必要对各地区人群碘的碘摄入水平进行不断地监测,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全民加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碘的主要来源为食物、饮水和加碘盐。通过天津市区部分市售食品以及饮水和加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分析,一方面,积累和丰富了天津市区市售食品碘含量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结合天津市区居民营养膳食调查的资料以及碘的推荐每日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标准,对天津市区居民膳食中碘摄入量进行了安全评价,并针对其碘营养状况进行膳食指导。
在天津市内6个行政区中各选择1个较大的农贸市场,从中采集包括蔬菜类、谷物干豆类、肉蛋类等,干、湿海带等部分市售食品样品和加碘盐样品,从市政管网中采集自来水做为水碘样品。所有食品样品取可食部分进行碱灰化处理后,残渣用碘催化砷铈氧化还原法进行碘含量测定;加碘盐用直接滴定法测量碘含量;水碘采用“水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测量。结合天津市营养膳食调查结果及食物成分表中的部分数据进行碘营养膳食的安全评价,并对天津市区居民进行碘营养膳食的指导。主要结果天津市区各类食品的碘含量(X±s)分别为:蔬菜类(4.2±3.16)μg/100g,谷物干豆类(7.6±6.15)μg/100g。动物性食品(20.1±20.54)μg/100g。湿海带的碘含量为(216.8±165.05)μg/100g,干海带的碘含量为(4263.6±1895.05)μg/100g。加碘盐的含碘量为33.5±6.57mg/Kg,饮用水含碘量为8.23±0.33 μg/L。天津市区居民每人每天由食品中摄入的碘量大约在75μg左右,加上饮水中所摄入的碘量共约85 μg左右,加上碘盐中摄入的碘量204.7 μg,天津市区居民每人每天碘的平均摄入量在200~300 μg之间。结论不同种类的食物其碘含量的均值不同。不同来源的同类食品样品其碘含量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干海带的碘含量大约比动植物的高200倍,是一种很好的补碘食品。单纯从饮食中摄入的碘量远小于150 μg的碘推荐摄入量,加上从碘盐中摄入的碘量,天津市居民的碘摄入量高于碘的推荐每日摄入量。所以,在天津市区食盐加碘仍然是补充居民膳食碘供给的重要且必需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