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营销中主播沟通风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基于“人、货、场”视角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文娱需求日益增强,中国直播行业迅速发展壮大。2016年3月,在电商引流成本越来越高,急需新的引流方式和流量入口的时间节点,阿里巴巴上线了定位于“消费类直播”的直播营销平台“淘宝直播”,随后京东、唯品会和蘑菇街等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直播功能。从此,直播营销开始成为商家新的营销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MCN机构、视频直播平台和品牌厂商的青睐。2020年疫情期间,企业线下营销活动被迫暂停,直播营销却因其使用门槛低,并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线上销售转化和增强客户黏性而获得了逆势增长,成为疫情期间企业自救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对直播营销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迫切性。同时,近年来,随着直播营销的快速发展,直播营销用户即将达到峰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直播商务的销售转化率,促进直播营销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企业和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播营销是嵌入实时社交互动(包括实时视频和基于文本的聊天渠道)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用户的认知、评价与决策主要通过主播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沟通来实现。相比于传统营销,在直播营销情境下,营销的三个核心要素“人”、“货”、“场”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往对于直播营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播系统的技术问题、用户生产内容、直播营销中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主播的直播动机和用户观看直播的动机等领域。而对于直播营销中的“人”、“货”、“场”三大因素的具体构成要素和直播营销情境下主播沟通风格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难以对直播营销实践产生有效指导。本文将在深入分析直播营销场景化架构组成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在不同的直播营销情境下主播应该如何选择沟通风格,以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实现更好的销售目标。首先,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直播营销模式下的场景化架构组成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对访谈数据的编码、归纳与纠偏总结出十三个初始范畴: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光线、系统导航、产品陈列、色彩、产品品类、产品吸引力、消费者评论、消费者的点赞及购买行为、主播吸引性、主播专业性和主播可信性。通过进一步归纳得出四个副范畴:氛围因素、设计因素、产品因素和社会因素,并进一步总结出三个主范畴:“人”的因素、“货”的因素和“场”的因素。直播营销模式下的场景化架构的提出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情境因素选择方案。其次,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人”的因素(即用户采用的沟通风格)下主播沟通风格如何选择的问题。本文以相似吸引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探讨了主播与用户沟通风格相似度是否及如何影响用户购买意愿。通过对619位直播营销受众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主播与用户沟通风格相似度通过增加用户对主播的准社会互动感知,进一步引发用户观看直播时的沉浸体验,从而促进用户的购买意愿;用户避免模糊性的动机水平(认知闭合需要)对此影响路径具有强化作用,用户的认知闭合需要越高,其观看直播时的沉浸感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越明显,主播与用户沟通风格相似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也越强。此外,本文研究了“货”的因素(即产品类型)如何影响主播沟通风格选择。本文基于认知匹配理论,探讨了主播沟通风格(互动导向型vs.任务导向型)与主播推荐的产品类型(享乐性vs.实用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并通过三个递进的情境实验,利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数进行处理,对主播沟通风格与产品类型匹配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主播推荐的是享乐性产品时,主播采用互动型沟通风格会使用户拥有较高购买意愿,而推荐的是实用性产品时,主播更适合采用任务型沟通风格。主播沟通风格和产品类型匹配关系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是通过感知流畅性的中介作用实现的,享乐性产品与互动型沟通风格匹配和实用性产品与任务型沟通风格匹配将增加用户的感知流畅性,从而增加用户的购买意愿。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场”的因素(直播间主色调)如何影响主播沟通风格的选择。本文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研究了直播间主色调(红色vs.蓝色)对主播沟通风格(任务型沟通风格vs.互动型沟通风格)效果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直播间主色调为红色(暖色调)时,色调作为外部刺激会激发用户的防御聚焦,从而使主播在使用任务型沟通风格(相比于互动型沟通风格)时能激发更强的用户购买意愿;当直播间主色调为蓝色(冷色调)时,色调会作为外部刺激会激发用户的促进聚焦,从而使主播在使用互动型沟通风格(相比于任务型沟通风格)时用户购买意愿更强。用户的思维模式在直播间主色调影响主播沟通风格效果的路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文还探讨了“人”、“货”、“场”三个情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对主播沟通风格选择的影响大小。结果发现,用户沟通风格对不同主播沟通风格效果影响最大,而直播间主色调对不同主播沟通风格效果的影响最小。本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直播营销情境下主播沟通风格如何选择以最大化用户购买意愿的问题。本文既分析了直播营销背景下的情境因素,又分析了“用户”、“产品类型”、“直播间主色调”这三个因素与主播沟通风格的交互关系及三个情境因素与主播沟通风格的交互作用对用户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较为全面的回答了在不同的直播营销情境下(用户沟通风格、产品类型、直播间主色调不同的背景下)主播沟通风格应该如何选择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系统性剖析了直播营销模式下场景化架构的组成因素;第二,构建了主播与用户沟通风格相似性影响购买意愿的解释框架;第三,构建了产品类型与主播沟通风格匹配对用户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解释框架;第四,构建了直播间主色调影响主播沟通风格效果的解释框架。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直播营销中主播沟通风格相关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帮助直播企业正确了解直播营销中的情境因素,为直播企业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灵活调整主播沟通风格以提高直播转化率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为直播企业提出了以下方面的实践建议:第一,从直播营销模式下的场景化架构出发全面布局直播间。第二,利用主播与用户的沟通风格相似性提高用户购买意愿。第三,巧妙运用产品类型与主播沟通风格的匹配效应提高用户购买意愿。第四,合理设计直播间主色调来最大化主播沟通风格的效果。第五,在直播营销实践中整体考虑各情境因素对主播沟通风格效果产生影响的大小和权重值,进行合理决策。本文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过程可能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直播营销的情境因素的具体讨论不全面;在情境因素与主播沟通风格的交互效应中起解释作用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讨论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田野实验或者二手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同时探索其他情境因素下主播沟通风格对用户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讨其他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以丰富和完善已有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性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正在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其中,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80%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因此节能、提效、减排成为新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却分别高达75%和78%,因此城市成为了减少碳排放的主阵地。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同步出现的,且城市碳排放占据中国
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及远距离传输对现有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交流系统的异步互联,并能综合多种能源进行多元互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是未来电力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单元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发生直流故障后MMC等效为电容放电,故障电流快速上升;若不采取措施抑制故障电流和快速隔
随着人口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区域与城乡流动的人口结构红利业已得到充分释放。未来人口红利继续发展,应着眼于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与岗位相匹配、区域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相匹配的人口结构性质量红利。由人口数量红利的外延型概念向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内涵型概念转变,是从理论和现实中进一步充分释放我国人口红利的关键,能够有效推动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
回顾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电影的“市场化”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个是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电影创作逐步形成了以受众接受为主的市场观念与运营模式,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如稗史片、神怪片、武侠片等。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商业化浪潮;而步入30年代以后,电影的创作开始转向以现实主义为主——包括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新闻纪录电影等,体现了特殊时期电影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另
电子器件日益增长的“热障”问题给先进电子封装热管理材料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热管理领域中相变材料的应用,液态金属(Liquid Metal,LM)因具有较低界面热阻和较高导热系数成为最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相变材料,然而LM的导热系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LM存在易泄漏和过冷等现象也需解决。基于此,本文选用界面适应性较好的In基LM和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刚石颗粒,以粉末烧结的方式开发了In基LM/金刚石复
风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促进风力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大量的建设资金涌入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安装与运营中。而在早期高速发展时期服役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时间累积增长,逐渐超出风电机组生产商承诺的免费售后服务期限。国内的风场运维服务主要处于初期的被动维修阶段,以传统的巡查检修和备品备件为主,均以事后维修为主。为了降低风场的运维成本,对风场进行智能化运维成为风电行
行政法治的核心在于裁量之治,对行政裁量权的规制不应仅限于行政裁量基准的制度化设定上,而应把目光聚集于行政裁量基准的技术化适用上。裁量基准适用的技术问题,即裁量基准如何非机械化地、有技巧性地适用于行政执法实践,使行政决定更趋于合法、合理、精准,更具有理性、可接受性,应是规范裁量权行使的核心与归宿。以方林富炒货店行政处罚案为例证,说明裁量基准适用理由的技艺、衡平裁量基准适用中利益冲突的技巧、运用行政证
本文以目前学界尚未充分展开的程序性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对程序性要素的概念内涵、功能价值、体系定位、生效要件、司法适用等基础理论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文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全文共分为六章,前两章是对程序性要素一般理论的介绍,包括对我国刑法规范中以及德日刑法规范中的程序性要素的现象梳理,和程序性要素的理论根基与功能风险。后四章是对程序性要素的体系定位、生效要件、司法适用以及规
氢气作为一种贯穿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在电网中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它可被用作一种高效冷却剂为氢冷发电机组降温,也可作为能源在氢能发电机组中进行转化和储存,用于调节峰荷,还可以作为一种故障特征气体,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氢气无色无味、易泄漏、爆炸极限低、不易探测等特点时刻威胁着电力设备的运行安全。在电网中,氢气检测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需求各异。因此,针对氢气传感器
纵观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集中在检测、识别以及规避路面以上的事物(如建筑物,其他车辆,行人等)。针对这种情形,本文将研究主体转向了现阶段关注度比较少甚至于缺失状态的研究对象:路面异常,即路面自身的非健康状况。而在各类路面异常中,常见且威胁性以及破坏力极大地当属路面坑槽。故本文深入地开展了针对路面异常(坑槽)的检测和规避方法研究。从现有的基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