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与《文史通义》史学思想之比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刘知几和清代的章学诚均为中国古代的史学理论大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史学思想,分别代表了当时中国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史通》和《文史通义》这两部伟大的史学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刘、章的史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刘知几及《史通》和章学诚及《文史通义》的研究,随着中国史学研究的展开而逐步深入。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刘、章的史学思想,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以《史通》和《文史通义》为依据,力图从历史观、历史编纂学思想以及史家修养论等三个方面对刘知几和章学诚的史学思想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深入揭示章学诚对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正文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历史观之比较  该部分论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论述了刘知几深信天是有意志的,它可以降落人间以灾祥的预兆,因此刘知几是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而章学诚则提出了“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的光辉命题,反映了章学诚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点。章学诚有关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的论述也体现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第二部分指出刘知几否认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主张历史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章学诚则针对这种论调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认为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英雄豪杰,都不能以主观意志创造历史,改变制度。第三部分探讨了刘知几和章学诚对历史运动的根本看法。刘知几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但他对古今的看法是今不如昔,章学诚则自觉从“势”的角度考察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及演变法则。他依据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则认为事物的变化、学术的发展,总是后者超过前者,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二部分:史学编纂思想之比较  文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关于史料范围的扩大。刘知几把《尚书》和《春秋》两部儒家经典入于史部。章学诚则在刘知几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六经皆史”。不仅提高了史学的学术地位,而且扩大了历史研究和史料收集的范围,因而有现代广义历史学的意味。二是关于史籍的划分。刘知几侧重于史书形式和内容的把握,“六家二体”是刘知几对古代史籍的划分。而章学诚则明确提出按史籍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这不仅体现了章学诚总结和思考史学的理论高度,同时也道出了两人在史学上的异趣。三是关于史体评论的原则。刘知几对史体评论的“求名责实”法往往缺乏应有的变通和创新精神,而章学诚“史不拘例”的评论方法更有利于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更有利于史学的发展。四是关于史体创新的设想。刘知几就史书的编纂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对后世史学的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章学诚既批判地继承和完善了刘知几的主张,又卓而不群地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  第三部分:史家修养论之比较  该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在中国史学史上,唐代刘知几首次系统提出了历史学家应兼备才、学、识三项条件,是中国封建史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比较明确系统的把史家的个人修养提到了理论高度。而清代章学诚则以其具体而深刻的论述,充实和发展了刘氏的“史才三长”论。第二,刘知几的“直笔”论是在汲取了我国古代优良史家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章学诚所提出的“史德”论在内容或精神上都大大超出了“直笔”论的范围,可以说,中国封建史学理论,只有到了章学诚时代才真正完备起来。但“直笔”论和“史德”论都没有摆脱名教的束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对章学诚的影响极大,而章学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刘知几的史学理论,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目前,史学界关于西原借款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大多注重于日本在此借款中的政策,以及西原龟三的对华战略,比较忽略借此款之中国的意图、利害和实际情况。因此,本论力图探讨中日两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因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使得男女双方在婚姻问题上有着独特的风韵。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考察,不仅对于全面认识汉代的历史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当
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办的两年一届的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Agritechnica)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农机展览盛会,被称为国际农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Agritechnica之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商周姓氏制度是先秦时代诸家族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礼制之一,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对该制度在先秦各个时期演变轨迹的考察,可以帮助加深对商周家族形态的认识,并有助于
长期以来,学者们鉴于公元66年的犹太战争在犹太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对之进行了详细研究。但由于忽略了它在罗马史上的独特性,因而没有就为什么它会在帝制日益巩固、稳定之际爆发出
本文以泰州学派为对象,探究了泰州学派对以前思想的继承,泰州学派“内圣外王学”的基本内涵,以及泰州学派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本文所取得的创造性成果主要有几点:一理清了泰州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该文首先考评梳理叙述了朝鲜独立同盟从创立到发展的组织变迁全过程,并分析其特点与影响;其次,论述分析了朝鲜独立同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着概述了朝鲜独立同盟的抗日宣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