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土地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基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征收了大量的农用地,失地农民应运而生。当土地被国家征收,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黑土大地,由于补偿款项不能落实或者使用不当等种种原因,其基本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各地失地农民因为补偿安置问题上访的案件层出不穷,失地农民的问题渐渐从民生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在土地被征收后,落实补偿安置的相关政策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考验政府公信力和责任心的关键点。 研究目的在于探析我国现有补偿标准的缺陷,探讨适合我国现有国情的补偿金分配程序以及对农民进行安置的先进模式。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相关概念的介绍。分别是失地农民现状、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补偿安置标准。在第一章相关观念介绍中引用了部分数据作为支撑,数据来源多采用我国土地利用公告和实际调研得出。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的梳理。第二章是对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实际调研。在第一节中分析了我国比较领先的补偿安置的模式,即厦门模式和重庆模式,从中分析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安置模式。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征收中失地农民补偿安置进行分析,检讨征收中补偿安置的缺陷。第三章结合我国现有的土地所有权结构制度分析现阶段补偿标准失衡的原因、安置存在缺陷的法理原因以及安置模式不能满足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原因。第四章提出了完善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建议,建议的重心放在我国安置补偿的标准、分配程序以及安置模式的创新。 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方式有着形形色色的特点,各个城市的补偿安置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大胆创新之举,这是我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一大进步,这是妥善补偿失地农民经济损失,安置失地农民生活的进步实践。本文认为,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关键在于补偿标准上升和安置模式的完善,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现有补偿安置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建议,对我国的补偿安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