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野下的石油定价权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9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定价权是石油市场上的多方主体进行动态博弈的产物。由于石油具有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属性,各国为了避免石油成为自身的阿喀琉斯之踵,都将石油定价权视为规避定价风险,争取相对廉价发展成本的重要工具。对于中国而言,石油定价权是提升国家能源安全高度,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基本诉求之一。本文首先对石油定价权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其演变过程以主体博弈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和理解。其次以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的三层框架理论为支撑,从经济法的主体维度对石油定价权展开分析和探讨。揭示政府、期货交易所和商业银行以及石油企业在石油定价权中的外在行为表现及其内在意义,结合国际国内层面的政策立法和制度实践,整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石油定价权进行实然与应然层面的思考和认识。最后通过制度设计回归石油定价权的中国化语境。提出通过以构建石油储备制度和石油基金制度为核心的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实践、石油税费制度改革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实现和保障中国在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全文还以中航油事件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反思为线索,并将其贯穿于对石油定价权的理论探索中,通过透视事件背后的多方博弈行为最终呼应石油定价权的概念本身。
其他文献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军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离不开军事强有力的保障。对比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不难看出,任何一个军事大国的成长都离不开其对全体国民国防观念
从总体上看,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本文还包括三个部分,行文结构采取了总分模式。受韦伯名著《学术与政治》的启发,本文的第一章提出了学术与行动的区分。在笔者看来,学术与政治区分的
女性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尺。女性的自由发展与彻底解放,已然成为世界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强调要“
学位
加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建设是为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研究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加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建设是个时代课题,但目前国内较少
“行”乃人之基本需求之一,其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建制当中表现为“交通需求”,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着眼,对此种需求之满足即为主体之利益所在,而此利益之具体化即为供公众通行利用的各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多样化,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并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本论文是在对黑龙江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