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钴催化共轭烯炔的多样性转化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共轭烯炔类化合物的可控性多样性转化,并由此制备了一系列在合成上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的含硅、含硼以及含氟的分子片段。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如下两大方面:一.基于极性共轭烯炔共轭加成方式进行多样性转化:在此反应策略下,我们利用金属铜化合物催化硅硼试剂和联硼试剂对极性烯炔的选择性反应合成一系列含烯基硅,烯丙基硅和烯基硼的分子结构片段。1.在氯化亚铜的催化下,我们利用硅硼试剂对共轭烯炔酯(酮、腈)进行串联共轭加成,顺反单一地合成一系列多取代1,3-双硅基丙烯结构。并且通过手性吡啶噁唑啉配体的调控,该反应能够以较高的ee值和产率生成手性的1,3-双硅基丙烯结构。我们利用1H NMR和GC-MS技术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证实了该反应经历1,4/1,6串联共轭加成过程。最后,我们对模板产物进行脱硅亲核加成反应,构建了 1,6-和1,7-双酯结构片段。2.在溴化亚铜/碳酸钾催化体系下,硅硼试剂对共轭烯炔酯(酰胺、腈)的共轭加成可控制在1,4-共轭加成阶段,从而合成β-硅基双烯酯(酰胺、腈)结构片段。我们利用该分子片段合成了一种生物活性分子的类似物。3.在氯化亚铜/邻菲啰啉催化体系下,联硼频哪醇酯可以与共轭烯炔酯进行两次共轭加成并发生脱硼质子化,生成高立体选择性的三取代烯基硼结构。通过控制实验和氘代实验我们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反应机理。该烯基硼结构产物可以在钯催化条件下和碘甲烷进行铃木型偶联反应立体保持地转化成顺式三取代甲基烯结构,或者在甲基锂/碘/强碱反应体系下立体反转地合成反式三取代甲基烯结构。这类甲基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二.基于非极性共轭烯炔自由基双官化方式进行多样性转化:我们将传统烯烃自由基双官能化的反应方式用于非极性共轭烯炔的选择性反应研究,成功实现了在钴催化下利用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作为三氟甲基化试剂、过氧叔丁醇同时作为氧化剂和偶联试剂对共轭烯炔的烯基位进行选择性过氧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研究,并且该反应产物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还原成含三氟甲基的三级炔丙醇结构。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是产权明晰的经济,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高校的会计核算,不能仅仅反映简单的现金流入流出,要求高校的会计要由事后反映的核算型会计向动态、预测的管理型会计
目的通过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作用的影响及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体内外抗舌癌的作用及其抗肿瘤机制。方法1、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根据结果筛出合适的药物浓度及时间用于后续实验。2、利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AA对Tca8113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3、通过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AA对细胞
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信息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过去的数十年,无人机作为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的突出代表,已经率先从单一作战向多机协同作战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利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公安机关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构异化、种类丰富、数量不断增长的海量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和效果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维科集团借改革东风,继整合宁波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系统内的40余家国有纺织企业之后,又率先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根本性改革,建立了以
"一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是在2009年上半年深圳市上报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至今,深圳已经进行了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的改革试点。深圳"一级
<正>教育教学工作从来不可能让学生"齐步走",都成为十分优秀的学生,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如此。今天,在教师的成长中,让一部分教师先"名"起来,是多数学校和地区的共同做法。名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休眠方式。在所在环境改善时非可培养细胞复苏为可培养状态,但有关细菌复苏机制并不明确。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以‘卡巴克西米西’‘卡拉阿藏’‘大树上干’‘赛买提’等杏品种为试材,在盛花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0.05%、0.10%、0.15%、0.20%、0.25%)和外源赤霉素(50、100、150mg·L
金属纳米颗粒中的自由电子集体振荡——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P)共振,具有非常独特的光学性质,可以在纳米尺度对电磁场进行局域、传导、调控以及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SP的研究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科学,即表面等离激元学(plasmonics)。本论文从理论上研究了金属纳米结构中SP共振耦合效应产生的Fano共振现象,创新性地提出了两种产生Fano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