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建构的图书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图书设计得缤纷亮丽,看似无限风光。然而在图书设计的背后,隐藏着不少的问题,抄袭,同质化,过度讲究包装的现象严重。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设计者的设计目的不无关系,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有设计师早已提出:“书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书籍设计,就其本质,是对内容信息的设计。本文将内容信息看作一个信息库,从信息入手,通过探讨信息的特质与设计的关系,并从设计的本质出发说明“设计”到底设计了什么,通过人类对于信息设计的历史变迁发现信息设计就是对信息的“变形”。得出对信息进行设计其实就是将信息转换成感官可以感受到的各种载体,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传情达意。目前来讲,书籍设计主要是对视觉感官进行的设计,要将书籍的内容信息呈现出来,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呈现方式,而这种呈现方式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书籍本身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的基础之上,要在内容信息和载体呈现方式之间,找到一个合理转换的方式。本文将这个过程看作是一种建构内容信息结构的方式,从这个过程看,书籍设计就是通过将原始数据信息结构化,抽象出概念层面的层次结构,再将这个层次结构表达为具体的新的载体形式(可能是视觉也可能是听觉或其他,凡是能想得到的)。简单来讲,就是基于结构的设计,因此,结构在此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结构的概念入手,得出对于结构的设计其实就是关系的设计。通过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组织,我们就能得到元素与元素之间,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发现,关系具有层次性,本文从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些层次:时间层次、空间层次、时空层次。   图书设计最终是为了人的阅读。在得出层次,最终成为物质载体——书籍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本文从文字的设计、显示的设计、开放的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入世的影响,各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和增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如何使企业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并保持持续发展,品牌战略是其中重要手段和方法之
窗是为了室内通风和采光而被赋予在建筑物上的,但是对于商店来说,窗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窗时刻向经过它的路人和消费者传递着一种情愫,并表达出丰富的信息,吸引人们在它面前驻足,促
水彩画与素描、油画同为西画造型体系,在色彩理念与造型体系上与油画基本相同,都是用来研究和表现空间中的物体,然水彩画中意境的营造尤为重要。水彩画意境的表达依托于两大方面
在新的世纪,多元化社会成为人们的共识,各个学科互相交融,在设计上包容度增大,模糊理论被引入数学领域,相继引入其它学科领域,艺术也引入了模糊的概念,形成了模糊艺术论,通过模糊艺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西方艺术多元化发展的20世纪70、80年代,一种新的绘画形式首先在德国、意大利取得迅猛的发展,然后在整个欧美传播开来,这种新绘画演变为全球性的艺术运动。它的出现使西方
学位
本篇论文的写作,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对情感化设计理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从情感化家具设计思想的源头开始,通过对情感的概念、产生、作用以及与认知关系的分析,结合情
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在欧洲美术史上,是英国崇高的艺术家,是19世纪英国绘画黄金时期风景画家的重要代表,也是一位有着特殊地位的画家。其油画创作风格的演变,受到很多因素的
本文选取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空间”的展现与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迅速发展,由传统与现实,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思想与文化上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其空间的意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