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本科教学质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众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在微观教学情境之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作为微观教学情境的重要方面,进而成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当前,虽然多数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课堂中沉默类型有很多种类,但对其研究仍不够深入,例如,课堂中究竟存在哪些沉默类型以及如何判定学生的课堂沉默类型等问题仍没有解决。本研究就从上述问题出发,本研究就从上述问题出发,首先,梳理、整合之前研究中提及的课堂沉默类型;然后,编制和发放《大学生课堂沉默类型问卷》,来检测课堂中学生的沉默类型;最后通过对300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可以将课堂沉默分为四种类型:无知型沉默、无奈型沉顺从型沉默和思考型沉默。这种划分方法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在一定情况下较准确的测得学生所属的课堂沉默类型,可在一定情境下作为相关研究的测量工具。通过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刻画出当前大学生沉默现状和显著特征。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沉默现象存在的普遍化、沉默类型的多样化和沉默含义的多元化。并且,当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发生的伴随性、时间的阶段性、空间的蔓延性及影响的不确定性。通过访谈,我们从学生角度对产生课堂沉默的原因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七种原因:由于长久习惯而导致的不爱说,由于内心顾虑而导致的不敢说,由于学习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不会说,由于没兴趣没动力而导致的不想说,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而导致的不想说。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学生个体、教师和环境。对少量样本分析可知,任何一种沉默类型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沉默原因具有多元决定性。综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当前大学生课堂沉默现状和特点,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应该转变功力的学习动机,学校应该健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管理制度,以此有的放矢的打破课堂沉默现象,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