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在世界各国范围内不断兴起,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在我国,许多中小学校都对此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然而经调研发现其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教学交互存在缺陷导致的。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生性,研究者关于翻转课堂领域的调研相对较少,对于翻转课堂教学交互模型的研究存在空白。因此,本研究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构建翻转课堂教学交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施与验证直至确定最终模型,以期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又好又快的推进。本研究首先搜集和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交互的相关文献,整理出翻转课堂、教学交互、翻转课堂与教学交互的关系等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成果,为模型的构建提取一级核心要素;其次,将一级核心要素划分为若干个二级要素,设计调查问卷用以验证二级要素的有效性,并选取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初二年级60名学生和30名教师作为调查的被试对象,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对问卷的信效度及题项的合理性等利用SPSS19.0进行前测,从而获得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再次,对问卷进行大规模的发放与实施,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从而筛选出以上二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结合一级核心要素与二级核心要素初步构建翻转课堂教学交互模型;然后,经过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的实践教学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教学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加之与专家、教师、学生进行访谈,确定模型的不足,从而对模型进行修订、改进与完善,形成最终模型,以期对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这一新生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最后,根据研究的过程及思路,对本研究进行客观评价,撰写研究总结与展望,并依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后期研究的方向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上,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架构,填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交互方面的研究空白,成为翻转课堂与教学交互相联结的重要纽带;在实践价值层面,其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推动教学的变革,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效与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