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语言的Web服务容器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9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布式协作开发环境中进行系统设计工作时,要求不同的设计工具之间能够相互衔接与协作,从而使得设计任务的流程能够平滑相连。使用Web服务技术,将工具的功能包装为服务,并使用服务容器为其提供运行时环境,可以很好的满足分布式协作应用的需求,降低开发的复杂度。现有的服务容器要求在服务开发时将功能实现逻辑与容器的处理逻辑绑定在一起,使得服务与其所在容器产生了紧耦合,增加了服务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使用单一的静态语言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使用单一的动态语言处理时会损失处理效率。本文针对该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混合语言的Web服务容器RCWSC,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解决了容器和服务之间的紧耦合问题。在对已有服务容器的框架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后,本文提出了一个组件化的、可动态扩展的Web服务容器核心架构,并在容器和服务之间使用Python的嵌入式应用技术引入动态语言层,分离了容器的处理实现和服务的功能实现。实验表明RCWSC有效降低了容器和服务开发之间的耦合度,保证了服务开发的效率和服务运行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模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各种技术,几十年来各种不同的模式识别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数据挖掘和探查性数据分析中,聚类分析技术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基于UML软件测试的普及,基于UML顺序图生成测试数据,可以在系统开发早期就设计集成测试阶段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并且是基于UML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未授权产品的占有、编辑和传播等非法操作变得越来越容易,使得对数字信息的版权保护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而以三维模型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数字产品存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视频语义分析和识别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但是,数据量的增加和数据信息的扩大使得识别分析过程变得纷繁复杂,因此如何从视频中提取底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中保证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系统的出现,数据呈爆炸式增长,用户
在我国数字电视改造的长期过程中,作为过渡产品的数字机顶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辅助模拟电视接受数字电视信号。人机交互系统则是机顶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其功能的发挥和
进程代数作为描述和分析并发与分布式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并发理论的主流研究方向。互模拟是进程代数的核心概念之一,用来刻画进程之间的等价关系,其中描述观察等效的弱互
P2P计算在进一步利用因特网信息和资源方面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模型,Web服务代表了分布式计算的下一个阶段,构建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应用是未来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无线通信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切换延迟来保证通信质量。 本文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切换延迟方面的参考义献,介绍了
IPSec、NAT、NAT-PT和防火墙在特定的应用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IPSec保障了IP包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够为IP包提供数据源认证、完整性保护、加密性和抗重放攻击等安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