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场景中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仪式凝聚了旅游目的地的象征符号、展演场景、族群生活和传统风俗,是当地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领域相关研究表明,服务仪式具有的规范性、表演性和文化性可以帮助品牌脱颖而出,为提升消费者服务体验和幸福感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游客可触可感可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既顺应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潮流,又为深化游客文化体验、促进积极行为产生发挥重要作用。旅游情境中仪式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更丰富,同时涉及体验的异地性及文化距离的潜在影响,影响机制和效应也更为复杂。在此形势下,探索旅游场景中游客如何感知仪式、仪式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游客的体验感知及行为意向成为以仪式促进旅游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旅游目的地开发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游客体验效果的表达,游客的游后行为(或行为意愿)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鉴于旅游行为的偶发性,其游后行为意愿,如重游、推荐及价值共创的意愿,即游客的契合行为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5G网络、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游客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游客可通过撰写评论、分享经历来影响其他游客,也可以通过参与虚拟社区互动和为旅游目的地发展贡献智慧来参与价值创造,这些均为游客契合行为的范畴。事实上,大多数游客在出游前都会参考其他游客的推荐和网上评论等内容。因此,游客的契合行为对旅游目的地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游客契合行为是检验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采用归纳推理、深度访谈、关键事件、开放式调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在旅游过程中参与过仪式互动的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感知的仪式互动及其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效应、内在机制及边界条件。运用SPSS、AMOS等软件对仪式互动、情感能量获取、文化距离及游客契合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仪式互动的维度及构成。本文基于游客感知互动视角,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与目的地仪式的互动分为情境互动、内涵互动、服务互动以及社交互动四个维度;还利用关键事件法对深度访谈、网络游记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渠道获得的质性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统计,验证了上述维度并综合提炼了仪式互动的测量题项,经过几轮验证和审查,开发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测量量表,明确了仪式互动的维度及构成。(2)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效应。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游客参与仪式互动会直接促进其契合行为,即旅游目的地通过组织游客与仪式进行互动使游客感知到被重视,良好的互动直接引发游客契合行为产生;二是仪式互动通过促进游客的情感能量获取来影响其契合行为,即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参与仪式互动由开始短暂的情感投入转向对彼此关系和情感的重视,这一情感积聚过程能够提升游客的契合行为意愿。(3)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情感能量获取是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通过认知提升和情感沉浸来影响仪式互动与游客契合行为的关系;且这一中介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一方面,旅游场景中的仪式互动能够给游客带来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包括情绪唤起和共情反应。与其他方式不同,游客与仪式的互动不仅注重情境的静态互动,更注重人际互动。因此,仪式给游客带来的不仅是由情境和文化内涵唤起的简单情绪,还包括仪式围绕游客的社会人角色互动产生的共情反应,即深刻体验仪式传递的情感沉浸所带来的能量,能够直接促进游客契合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仪式互动能够传递和传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符号,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影响游客的认知提升。但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认知提升并不能直接引起游客契合行为,但其会对游客情感沉浸产生影响,并通过影响情感沉浸来促进游客契合行为的产生。这一结论对旅游目的地设计和开发仪式互动活动有所启示,即仪式互动产品的设计不仅要传递和传承目的地文化,更要打动游客,通过引发游客融入情感、产生共鸣来促进契合行为的产生。(4)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边界条件。本研究证实,文化距离能够调节仪式互动对游客认知提升、认知提升对情感沉浸以及认知提升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效应。具体地说,在高文化距离情境中,仪式互动对游客认知提升的正向影响更大,但是对认知提升对情感沉浸及游客契合行为的负向调节效应也更大。在低文化距离情境中,仪式互动对游客认知提升的正向影响较小,但是文化距离对认知提升与情感沉浸及游客契合行为的负向调节作用也更小。这一结论为旅游目的地依托资源基础条件和旅游发展目标、制定适宜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政策提供了启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方面:将对人类情感及行为具有影响效应的仪式引入旅游情境。以往有关仪式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社会学、人类学和营销学领域,并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从游客感知互动的关系视角来探索旅游场景中仪式互动的维度及其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过去关于契合行为的研究大多围绕顾客与企业或品牌的关系质量、满意度等影响因素展开,本研究依托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了仪式互动、情感能量获取与游客契合行为关系的理论框架。本文探讨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的仪式互动,以及其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效应、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拓宽了仪式及游客契合行为的研究范畴。另外,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为相关研究在旅游领域的深入提供了参考。第二,研究内容方面:首先,阐明了在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营销学领域研究较多的仪式的概念及特征;基于游客感知互动视角划分出仪式互动的四个维度,并开发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量量表,这为仪式互动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旅游目的地开发和设计仪式互动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将情感能量获取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机制中,解释了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还发现,仪式互动对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路径中,“仪式互动-->情感沉浸-->游客契合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仪式互动-->游客契合行为”,最后为“仪式互动-->认知提升-->情感沉浸-->游客契合行为”的远程影响效应。这体现了旅游情境中仪式互动产品的特殊性,也为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改进仪式互动产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三,阐释了旅游过程中游客与目的地的文化距离对仪式互动与游客契合行为关系的非直接调节作用。本研究发现,文化距离并不是直接影响仪式互动与游客契合行为关系的,而是需要通过影响游客的情感能量获取来影响游客契合行为。这一发现的数据分析是基于游客难忘仪式互动体验经历,弥补了游客难忘经历中有关文化影响研究不足的问题,也补充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文化距离对游客实际体验影响的研究。另外,以往研究多聚焦于不同国家间文化距离对游客感知及行为的影响,本文关注的是同一国家内部文化距离的影响效应,发现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的文化距离同样也会对游客感知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一发现验证了相关学者的假说,拓宽了文化距离的研究和应用范围。这一结论也为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及制定相关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现代汉语互文对举构式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较为系统地探讨互文对举构式的产生理据、准入条件、表义特点、演化动因和认知机制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反复义表达、周遍义表达和互文辞格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全文共十三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概述,对互文对举构式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对构式框架和构式特点进行分
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惠及千家万户,公共教育作为一项政府公共服务,势必会对家庭微观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后代一生的际遇与发展。然而,教育对于社会代际流动性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社会底层的后代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摆脱原有社会地位的影响;但教育也具有明显的自我实现和阶层再生产特征,因而可能成为加强代际传递、固化社会阶层的利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公共教育政策来改善社会流动性?本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多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实践,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指日可待。与此同时,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反贫困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绝对贫困快速消除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相对贫困凸显,意味
伪轨跟踪理论是动力系统定性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工具。在微分动力系统中,一致双曲和非一致双曲性蕴含伪轨跟踪性质,但部分双曲系统一般不再具有伪轨跟踪性质。本文研究并证明了部分双曲流和流的拟部分双曲串的拟跟踪性质和极限拟跟踪性质。我们首先在第一章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动力系统理论和伪轨跟踪理论做了简要的概述,并且介绍了部分双曲系统的拟跟踪性质的研究现状。然后在第二章介绍了连续动力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
本文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的分析视角,构建国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模式,并通过三组案例研究规约双方在不同组织场域下的沟通形态变化,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鉴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大多从某些专门层次上对中日关系进行剖析,鲜少关注体系层面的结构性和互动性问题,而互动关系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本研究是对中日关系体系层面分析的回归。政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解,在理论逻辑上强调规则性以及文化对互动
在2015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事件中,由高频交易引发的证券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已引起包括监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担忧。我国首例高频交易入刑案伊世顿公司特大操纵市场案的处理折射出我国法律对高频交易这一新型证券期货市场交易行为、特别是涉嫌利用该手段操纵市场行为规制的缺失和面临的困境。这些问题主要是我国在高频交易监管领域还存在尚未制定专门的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监管规则,有关行政认定规定相对概括、尚无具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已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和知识生产决定了经济的内生增长,然而技术创新和知识生产却来源于研发活动。研发活动因为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存在着研发成果的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特征,这不可避免地引致了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私人研发投资不足和市场失灵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政府干预企业创新师出有名。Arrow(1962)关于创新政策激励效应的研究奠定了政府“引导之手”的理论开端,指出政府可以利用公共政策来
马骡的疝痛性疾病比较常见,特别是便秘疝更为多发。治疗方法繁多,各有千秋。我们应用相反相成的药物进行治疗,颇为有效。我院从1978年[京字]94部队提出A、P液对治疗便秘疝报道的启示下,对A、P液进行了探讨。5年多时间,对159例便秘疝病畜进行了疗效观察,取得了较为
期刊
便秘,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发生的一种症状。笔者通过对60例便秘患者(不包括习惯性便秘者)的观察,发现属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为42例(占70%),其中诊断为脑血栓者27例、脑出血者7例、脑供血不全者3例、高血压脑病及脑动脉硬化者各2例、蛛
期刊
航空运输不受地形影响,具有快速性、安全性、舒适性等陆运和海运无法比拟的特性,而成为今日国际交通所不可或缺的方式。人为操作的疏忽、航空器本身的机械故障或天气不佳等因素,均是酿成事故的成因,如何让被害人能迅速、确实地获得赔偿,而谋事后公平、合理的救济,乃是航空私法上的一大课题。国际航空承运人的责任,由1929年《华沙公约》与其后1955年《海牙议定书》、1961年《瓜达拉加尔公约》、1971年《危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