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应变能对梁式结构的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明了结构损伤识别的意义,综述了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描述了各种基于结构动力特性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使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对梁式桁架和框架结构进行局部损伤定位时,仅需第一阶模态参数一,无论是单一位置损伤、轻微损伤,还是多种损伤共存,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且在一定噪声水平下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与模态振型、自振频率、模态曲率差、模态曲率变化率和模态应变能差损伤指标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显示了该指标检测损伤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单层网壳结构与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相比具有跨度大、自由度数多、模态密集等特点,由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只能确定一个函数奇异性的整体性质,而难以确定奇异点在空间的位置及分布情况。因此利用小波变换可以更有效的分析信号的奇异性,又由于小波分析具有信息局部放大和除噪的功能,可以对单元模态应变能参数进行小波变换处理,从而对典型的K8型和联方型两种单层网壳进行损伤识别会着更好的效果,此方法也非常适用于此种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而且在一定噪声水平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将模态应变能参数与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在国内损伤识别研究中应用较少,通过本文的研究基于模态应变能的小波变换系数损伤识别方法对单层网壳结构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并且仅需前几阶模态参数,符合低阶模态的测试精度容易保证的优势,并且模态应变能指标无需质量归一化的模态振型,无需预知损伤构件的个数,从而保证了单元模态应变能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损伤定位技术在工程中的实现。   通过对单层网壳的损伤识别研究,为该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索拱结构、张弦梁结构等空间杂交结构的损伤识别分析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钢框架结构设计中,人们通常将梁柱节点连接假设成完全刚接或理想铰接,以方便计算。事实上,大部分梁柱节点的连接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半刚性连接节点的范畴。随着半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一直都备受关注。国内外很多隧道以及洞室的开挖过程都遇到很多诸如塌方、突水等地质灾害问题。由于地下工程具有围岩力学性质和地质结构复杂、初始地应力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3#引水隧道,对深埋长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考虑衰减的空间非一致地震波合成方法,建立了深埋隧道地震响应分析有限元-无限元三
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人员密集、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其防火问题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温度场分析和结构
黄土作为一种特殊土类型,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黄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中以甘肃、陕西最为严重。麟游县是陕西黄土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泾河、渭河分水岭地区的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最为显著。本文以麟游县分水岭地区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围绕分水岭地区黄土滑坡失稳的控制因素及失稳机理展开研究。首先,对麟游县分水岭地区黄土滑坡产生的地质环境背景及其发育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分水岭地区黄土滑坡划分
当今世界资源争夺加剧,各种国家、民族、宗教矛盾越来越尖锐,致使国际恐怖主义迅速蔓延,恐怖爆炸事件接连发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结构在恐怖爆炸作用下连续倒塌问题的研究
我国是世界煤炭高产地,煤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炭开采的规模和强度持续加大,给矿区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广西合山市是
近年来国内外地震频发,作为生命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工程,其抗震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桥梁抗震设计比较普遍的方法主要有延性抗震和减隔震设计,论文基于一座强震区
地脉动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球物理信息,它本身具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可以通过对场地的地脉动信号的频谱分析获得频率特性,由此来探讨研究区岩土的动力特性。场地土对地脉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