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钢框架结构设计中,人们通常将梁柱节点连接假设成完全刚接或理想铰接,以方便计算。事实上,大部分梁柱节点的连接性能介于两者之间,属于半刚性连接节点的范畴。随着半刚接钢框架的迅速发展,人们己对半刚接钢框架的静力、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上这些关于半刚接钢框架的分析研究都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然而,确定性分析方法在许多方面难于像非确定性分析方法那样可以更深层次地揭示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因此,引入可靠度理论,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探讨结构的各随机变量对半刚接钢框架的系统强度、系统刚度和系统稳定性可靠度的影响程度,找到对可靠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一次可靠度迭代算法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不收敛,提出了一个修正的迭代公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一次可靠度算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拓宽了原方法的适用范围。   2.推出了半刚性节点梁元的局部坐标下的单元刚度矩阵,并对半刚接梁元的固端力进行了修正;同时推出了半刚性节点梁元失效后,等效节点力的公式及减缩刚度矩阵,并将等效节点力和减缩刚度矩阵的影响体现到结构失效的分析过程中。   3.对半刚接钢框架的系统强度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应用分枝限界法搜索半刚接钢框架的主要失效模式,采用并联算法确定半刚接钢框架各个失效历程中阶段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计算验证了分枝限界法是识别系统主要失效模式的高效、精确的算法。随后,通过PNET方法确定了半刚接钢框架结构的系统失效概率。   4.考虑结构的外荷载及半刚性连接刚度的随机性,将梯度优化法与随机有限元法相结合,探讨了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刚度可靠性。研究了连接刚度变异时半刚接钢框架结构系统刚度可靠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框架几何参数情况下的结构系统刚度可靠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半刚接和刚接框架系统刚度可靠度之间的关系,为直接预测半刚接框架系统刚度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5.探讨了半刚接钢框架系统的强度、刚度耦合的失效模式,基于强度主要失效模式计算在单元截面相继失效历程中的强度和刚度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交集失效概率,该方法比通常考虑单一失效模式(强度或刚度)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更逼近真实情况。   6.分别对单层单跨和多层多跨有侧移和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进行了弹性稳定性分析,建立了结构系统失稳的极限状态方程,研究了各种随机因素变异时半刚接钢框架稳定性可靠度的变化规律。   7.研究了结构失效模式可靠度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并用PNET法分析了结构系统可靠度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通过算例,对影响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可靠度的多个随机变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总结出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可靠度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规律。   8.对半刚接钢框架进行了基于系统可靠度的优化设计。应用基于结构系统可靠度的连续变量优化的最佳矢量法,并结合分组圆整法,从连续最优解得到更好的离散截面优化解,确定型钢截面型号。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管道系统趋于更加复杂。仅依据重要测压点压力进行调度的经验方法已不能满足复杂管网调度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兼顾供
本文综述了我国住房建设情况和旧房改造情况,并且论述了国外旧房改造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旧房改造的投资决策方法。对旧房的自然损耗和功能损耗的鉴定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
学位
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在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桩基础形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层及地
门式刚架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钢结构形式,主要作为工业厂房的结构。目前对门式刚架做的很多研究工作,包括将其置于采动区地表变形的环境下进行的研究。在采动区地表上开发建
青藏铁路穿越550km多年冻土区,路基是青藏铁路的基础,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决定着青藏铁路的成败。由于冻土的特殊性,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点。影
随着经济的发展,青藏高原高等级公路建设已迫在眉睫。由于宽幅沥青路面的强烈吸热和封闭作用会严重影响其下部多年冻土热状态和稳定性,因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铁路所使用的
学位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通过剪力连接件将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板连接成整体共同受力的一种新型梁。尽管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外有着比较广泛的研究,然而在设计理论及实际应用中仍然存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中文摘要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英文摘要
学位
随着一大批大型水电工程的兴建,地下厂房洞室群作为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其建设难度大大超出一般的地下工程,由围岩失稳导致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