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影响无处不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彰显。在综合国力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竞争,而外语教育在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改革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途径,可以说任何课程改革到最后必将会落实到教学上。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构想,要想改革顺利进行,务必要将这些理念与构想落实到教学上,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取得成效。如果教学没有成效、成效甚少,那么新课改就会落空,一切都将是美丽的幻影。可以说,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必将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归宿。很多发达地区已开始了有效教学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走进农村课堂,发现普遍存在着“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效果不理想”现象,农村新教材老教法的不和谐景象甚为严重。老师们机械地讲解,大量的灌输,学生们机械地记录,大量的死记,别提所谓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当前提倡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全面提高中国经济。科教兴国,只有将农村教育提高,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教育的发展,为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大,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讨论农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研究首先概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和重要理念。有效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有效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侧重学生语言学习综合性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实现有效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要解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了解并掌握有效教学的理念,并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其次,通过深入一线学校,综合运用问卷、观察、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解到农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虽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动下,一线的高中英语教师在理论层面已经意识到了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并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却依然令人堪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师资紧缺,流失严重;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学困生”被忽视;新教材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消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策略;教学资源贫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方式简单化。最后,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具体、客观问题,剖析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第一,教师层而:首先,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观;还要改变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和评价观;其次,教师要练好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再者,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不断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第二,课堂教学层面:通过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再加上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三,学生学习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自信心,指导并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第四,教学资源层面: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利用教材,使教材“活”起来,同时结合本土文化,开发农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
其他文献
为探究乌鲁木齐地区复杂地层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地铁1号线某盾构井深基坑工程实例,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选取地表变形实际监测数据,综合分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电力线损管理的经验,针对目前电力公司线损管理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包括有效整顿并优化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增加变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峨眉武术节举办前后峨眉武术在理论研究层面、技术发展层面和宣传与传播等层面的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得出通过举办峨眉武术节,使得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
3D打印技术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是制造业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随着此技术的日臻完善,3D打印技术开始渗透到
<正>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陆续开始了不同程度地学习、研究和思考。让大多数老师感到困惑和头
神经美学主要研究艺术审美的神经机制,具体而言是对审美活动激活的脑区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神经美学研究试图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为美学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和解释框架,在视
大学校史是大学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大学文化的映照,校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校史是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校史馆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通
一、引言 自60年代初世界上诞生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来,GIS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经历了发展、巩固和突破等三个阶段。目前,GIS进入了全面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
由本杂志社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京浙沪中学生美育研讨会”于2011年6月29日至30日在杭州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
纹赋》提出的“诗缘情”是中国文论审美性观念之滥觞,当代文艺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遥遥呼应的正是中国文论的“诗缘恃”一脉。在中国文论的历史序列中进行审视,发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