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理学视域下的易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易经蒙引》为其易学代表作。蔡清以理为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沿袭了宋人以义理解易的易学方法,继承并发展了程朱官方易学。蔡清认为易书模写天地之理,但他重义理却并未弃象数,认为易之本旨是象。在象与理的关系问题上,认为理比象更为根本,象本于理而立,是表达理的工具,理要通过象才能显现出来。蔡清虽然承继了朱熹的易为卜筮之书的说法,但却淡化其卜筮本身的吉凶祸福,主张道义配祸福,并在对卦爻辞的解释上,也较少从卜筮方面进行阐释,而是加强以义理解易,更多的强调《易》是道德性命之书。从易学本体论上来说,蔡清认为太极为理,阴阳为气,并开始对朱熹的理气思想进行折中修正,认为理在气中,理不离气,理气一体浑成,有理气合一之倾向。在心性论问题上,蔡清以无妄之理为性,认为在气质之性中寓有一至正至善的天命之性。以心为身之主,认为人之一心本具众理。此外,蔡清的心学思想,还表现在仁的学说上,他以仁为人心,以人心为天地之心,求仁只能求之于心。在此基础上,蔡清认为工夫有内外无先后,内要通过静虚其心,外要通过因时顺理、扶阳抑阴,以最终达到大中至正,合于圣人、合于天德的境界。在文章最后,肯定了蔡清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并对其贡献及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评价。希望本文能为以后明代易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哲学史上三位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探讨,试图挖掘出质疑"时间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哲学史线索。首先,本文指出芝诺提示我们在问"时间是什么"之前需要先问"时间是否存
关系范畴是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当代西方哲学日益关注关系思维和关系存在的个体和社会。本文结合西方哲学的关系理论,分析了马克思哲学中蕴含的关系思维、关系根基及关系立
学位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理论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他用文明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考察现今全球化的趋势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无疑这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考察现今国际关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完成“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战之年,也是我区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创
近代工业化以来,由于人类无视大自然规律,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锐减,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关注生物多
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国际社会运动的新潮流,对左翼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情形下的失语,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补充。拉克劳和墨菲的以“主体立场”、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早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就开始摆脱那种以宗教和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作法,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以自然来解释自然,这样的哲学家包括泰勒斯、阿那
学位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表现得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深刻。在学术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西方
学位
残雪的短篇小说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孤寂、丑陋、充满谜团。本文首先从感性体验入手,概括描述了其短篇小说的“梦魇式”印象和特质,以此作为深入分析残雪短篇小说哲学意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