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的强外场效应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激发态原子(里德堡原子)是认识和了解原子动力学非常有效的工具。 由于通过对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跃迁和离化行为的研究可以寻找运用经典混沌理论解释相关实验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寻找经典混沌的量子表现,因此,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跃迁和离化行为的研究是原子与分子物理以及天体物理中极其活跃的研究领域; 同时,原子与场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原子的结构、依赖于自旋的相互作用以及角动量耦合机制。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高激发态碱金属原子的强外场效应,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一种原予势模型,运用Floquet方法,计算了里德堡态钾原子在微波场中的多光子跃迁几率,首次给出了能够直接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理论微波阈谱,理论的阈场和共振场的位置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的结果证实阈场的位置不存在平滑的n的依赖性;在一般情况下,在阈场到达之前,微波阈谱中不会出现共振结构。 (2)克服传统库仑方法计算高激发态原子径向矩阵元的困难,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计算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的径向矩阵元。根据B样条展开技术和模型势,通过双精度的数值积分,计算了高激发态原子的径向矩阵元,其主量子数n达到145,保持至少5位有效数字,而传统的库仑方法只能计算主量子数n<30的径向矩阵元。 作为检验的例子,计算了高激发态钠原子在静电场中主量子数n达到70的能级初始反交叉的位置和宽度。 根据碱金属原子微波离化中多步跃迁的观点,离化几率由第一步跃迁确定,我们的方法可以直接用于定量地研究多光子离化过程。
其他文献
学位
MOEMS(Micro-Opt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给传统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它具有性能灵活、低成本、尺寸小和易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基于这些优点,结合星间光
本工作在兰州大学2×1.7MV串列加速器上利用20keV/amu-500keV/amu的Cq+、Oq+(q=1,2,3,4)离子与He原子进行碰撞,对碰撞中的直接多重电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上采用反冲离子-散射离子
标准模型(SM-Standard Model)很好地描述了基本粒子以及其相互作用唯象学,它的正确性已为大量的精确实验所验证,但它不能合理解释电弱对称性破缺(EWSB)机制,并且标量场部分存在
Weyl半金属是具有三维拓扑态的物质。其价带和导带在动量空间的某些点上相互接触,这些点被称为Weyl点。Weyl点附近准粒子元激发的能量动量色散关系是线性的,遵从无质量的相对论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人体生理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分泌及其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在生理学理论领域深层次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寻找各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考虑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