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不仅报道事件本身,也传达着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影响人们的观点和态度。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但是,在批评话语分析解读过程中,往往存在主观性,结论的可靠性遭到频繁质疑。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使得基于语料库的新闻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以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英美主流报纸的相关报道为主要研究语料,呈现中西方新闻报道对于同一事件的关注点的不同,并揭示其原因。本文收集中国Chin aDoily和英美两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泰晤士报》和《卫报》等主流报纸中以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从而建立两个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辅助下的定量分析和三维批评框架下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文本层面,利用AntConc3.4.3w(Windows)2014选取高频词和主题词进行对比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从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分析中西方新闻报道的生成过程;最后,在社会实践层面,从文化、政治、军事三个方面考察语篇的社会语境,从而揭示影响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高频词和主题词倾向。中国媒体的报道主要围绕大阅兵事件本身,侧重表明抗战胜利阅兵式的历史意义,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媒体从正面的角度进行报道,体现阅兵和抗战的主题,向世界传达出中国爱好和平的声音。而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的大阅兵是一次"亮肌肉"、"秀实力"之举。对于抵抗日本侵略以及抗日战争的态度上,西方媒体只是进行一般性的阐述。西方媒体虽然表面在对中国大阅兵进行报道,实际关注的焦点却偏向了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和台湾问题,以及国共两党究竟谁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贡献大。